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北京冬奥会距离开幕越来越近了,各项保障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在冬奥历史上,北京的延庆赛区创下了三个最,建设周期最短、难度最大、标准最高。在这个赛区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肩负着高山滑雪赛场的赛事保障工作。2018年7月,距离冬奥会开幕1300天的时候,这支运行团队成立了。那个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冬奥赛事保障毫无经验。而今天,他们已经成为合格的冬奥赛事保障人员。摄像机镜头记录下他们三年多的历程。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赛场坐落在北京延庆小海坨山,在这里负责赛事保障工作的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控山地运行团队,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1300天的倒计时,他们几乎是从零基础开始的。他们原本来自五湖四海,因为2022年的冬奥会、冬残奥会汇集在这里。
启航
2018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控山地运行团队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各类人才,涉及造雪、压雪、赛事防护、山地救援、制冰修冰等门类。那一年,陈翔是一所滑雪学校的校长;张博刚刚考取了国际滑雪指导员证书;王志新是黑龙江一家商业滑雪场的压雪车司机。
听说北京冬奥招人,陈翔动了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事器材部经理陈翔说:“没有见到这么高、这么好、这么大的安全防护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张博正想寻找一个新的工作,让自己变得更强。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高山救援队队员张博说:“就是奔着救援队来的,滑雪算是我的强项,觉得工作肯定没问题。”
和其他人相比,王志新算是资深的。但在十几年工作中,有一种雪道他还从未做过。那就是国内第一个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世界上难度较大的比赛场地之一。
中国是第一次举办冬季项目的世界级赛事,在冬奥组委的组织下,赛事保障方面聘请了国际专业团队在现场指导。他们曾全程服务索契冬奥会、平昌冬奥会等大型赛事,经验十分丰富。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控赛事保障团队外籍专家大卫·克罗迪说:“整个项目非常有挑战性,对我这样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来说,也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这些雪道。”
磨炼
最险要的滑雪速降赛道——“白面”,海拔1900米,最陡坡度约70%,是压雪车工作角度的极限,而坡下就是300米深的山崖。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压雪车司机王志新说:“刚开始外籍团队的汉斯不同意我们去跟他车,我说如果车掉下去了,我陪着你,可能因为看到我这股劲吧,所以他同意我跟他车。”
为了“白面”赛道,王志新重新做回了学徒。
王志新说:“不想给自己留遗憾,不想有什么困难给自己吓跑。汉斯有时不吃饭,我也一直跟着他。”
真正上了手,陈翔才意识到,他选择了整个赛事保障中最艰苦的岗位。
陈翔说:“上面的风很大,站不稳,站在雪道上,那个网子吹着。我们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建设第一道安全网。”
高山速降比赛中,赛道两旁的竞赛级专用防护网至关重要,可以说是运动员的生命线。最初,难度最大的赛道A网铺设几乎全部由外籍团队主导,陈翔和他的伙伴们只能在后面跟着干。
陈翔说:“为什么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不理解。”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事保障人员王浩喆说:“跟了好几天,一直想找出个标准来,人家走之后,我们量来量去都不一样,一下两下他都是拿手比划的,也不是说拿尺量。”
陈翔说:“其实他们心里是有数的,想问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会很困惑,这是经验。”
技术上不得要领,让陈翔和他的团队干得既累且慢,返工成了家常便饭。
陈翔说:“长时间在消耗自己,一直在户外工作,下班回到宿舍,饭都不想吃,就想躺在床上睡一觉,我真的很心疼他们。”
一向以滑雪技术而自豪的张博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救援演练。奥运高山滑雪专用赛道上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冰状雪,与普通滑雪场的粉状雪赛道相比,这里的冰面更滑、落差也更大。
张博说:“突然大脑一片空白就忘了,只是想着我要去帮助伤员。突然觉得自己不会滑雪了,开始质疑自己能不能做这个工作,能不能做好。”
坚持
加入北京冬奥,是他们最美好的梦想,也是他们遇到的最大挑战。
张博说:“我不允许自己被淘汰,一直在熬,一直在练,每天都很累,每天重复如此。”
王志新说:“不想要给自己留遗憾,不想有什么困难给自己吓倒、吓跑。我记得孩子好像说了一句‘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从2019年10月1日到新年这么长时间,四个多月吧,想家。”
陈翔说:“我们一直很用心,长时间一直跪在雪道上工作,衣服和裤子都湿透了,外籍团队会看出来中国小子可以,他会觉得你是真心跟我在一起工作,你想学习一些东西,那没有问题,我教你。”
成长
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控山地运行团队成立之初,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的1300天,是大约3年半的时间。在寒来暑往之间,这支年轻的团队不断成长,超越自我!
张博说:“有个残奥的运动员,在他上一趟训练的时候,他说哥,我把手机给你,一会儿我滑过你的时候,你帮我录一下像,我说行,结果我等到的是他受伤了。当时心里挺着急的,生怕耽误一秒钟,所以全程滑得比较快。给他送到医务室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悬着的心放下了。只有经历过这种大赛的场面,才会觉得这个事儿其实并没有想的那么难,就觉得已经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了。”
经历了三个寒暑、两场赛事,陈翔和他的团队终于从无数次铺设A网的过程中悟到了精髓。
陈翔说:“第一年我可能会觉得很难,第二年、第三年,原来这个A网是按照赛道的形状去安的。去年的时候,中方团队独立去安装F训练道A网,尼古拉过来看一下,安装得很好,很棒,他说你们也可以自己独立安装了。我那时候心里特别高兴。”
在一次又一次尝试中,王志新的手已不会再颤抖。他克服了心底的恐惧,也掌握了高超的技巧。他成为第一个能在最险要的赛道“白面”上单独操控压雪车的中国司机。
王志新说:“我们付出这三年就是为了在中国能开一届完美的冬奥会,我为冬奥会付出过,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
2021年11月,又一个雪季开始了。这个雪季是属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每个场馆、每个工作人员、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准备。
张博说:“我们现在很期盼奥运会尽快到来,我们不想再等了,让它赶紧来吧。”
王志新说:“当滑雪运动员在自己做的雪道上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真的很有成就感。”
陈翔说:“我们现在已经做好了,我们会在网子外边默默为中国国家队的运动员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