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医生在采访连线前二十分钟发来消息:不好意思,我这边还没有结束,要稍微晚一点了……
当天,内蒙古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新出了一项关怀政策:一个家庭可以在同一处治疗。晚上8点,临近下班时,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星接到消息:为两位病人办理转移病房的手续。
72小时紧急战疫
“最难熬的是17号到19号凌晨这三天。”王星说。
当时元宵节刚刚结束,走亲串友的市民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以家庭为单位的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扩散。“像武川县的高风险地区上秃亥乡圪奔村就是集体发病。”王星回忆:“那几天病例数增长很凶猛,但是支援力量还没到。”
72小时,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几十位医生、不到一百位护士全员上阵。
医护人员即将进入污染区。受访者供图
内蒙古第四医院作为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本身规模并不大。“一般来说,社会对传染病医院的需求较小,我们医院的规模也相应地属于中等级别。”王星说,“所以到了这种时候,基本上就是大家一起顶上去。三天一共只休息了3到5个小时的人很多。”
应对突然暴发的大规模病例,对第四医院来说并不是第一次。2021年国庆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曾出现病例数大规模暴发,第四医院集中治疗患者180余名,积累了应对大规模疫情的一定经验。
王星说:“这次呼和浩特市的疫情暴发后,我们非常迅速地集结起来并且马上开始上梯队。”
一个梯队中有医生、护士、消杀人员以及包括负责感染、控制、检验、CT、功能彩超等在内的其他相关人员。梯队将所有人集合起来统一管理,统一时间上一线。
2020年2月,内蒙古第四医院派出了新冠肺炎救治的第一个梯队。到如今已经排到了第57梯队。呼和浩特市本轮本土疫情暴发以来,内蒙古第四医院排出了56梯队和57梯队,两个梯队轮班值守病区。
医护人员在污染区工作。受访者供图
17号至19号三天,收治病例数每日达到40多个。但在当时,梯队中配置的医生一共只有6人。“一位主任一位组长加上四位医生,一天要负责收40多个病人。”
“不能像对待机器人一样去对待患者。医生要去商量沟通,一位一位地问病史、出治疗方案下医嘱。”王星将工作量与时间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换算,“收两位病人加上处理几个简单的转科都需要一个多小时。一天收40多位病人,要花费多少时间可想而知。”
“我在我们梯队里头只能说是普普通通的一员。”王星医生的嘴角挂着笑容:“比我辛苦的大有人在。我想,命名为梯队也许就是希望我们都能顺着阶梯往上走。”
“天一下就亮了!”
一方有疫情,八方来支援!在几乎全院连轴转工作了72小时后,四医院的医生、护士们看到了曙光。
新冠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受访者供图
2月19日凌晨12点,乌兰察布市抽调72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救治队、8名负压救护车司机、4辆负压救护车紧急驰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市的医疗团队凌晨赶到,当天晚上就接走了我们一整个病房里的48名患者,非常给力!”王星连连赞叹。到26日为止,乌兰察布已分四批次、选派335人整装奔赴呼和浩特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也赶来接走了当时重症病房的所有患者。“对于我们管理医生和医护来说,一个重症患者的工作量相当于十个轻症患者的工作量,内蒙古医院的团队非常强力,这给我们减轻了很大的压力。”王星说。
21日,巴彦淖尔市派来的医疗团队也奔赴到了治疗前线,这一次,更是接走了四医院康复楼一层的确诊患者。“这是一个更大的病房,到目前为止,这一层的病房将近收了60位患者了。”王星越说越激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个‘兄弟’单位这次也非常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包括国家专家也第一时间赶来,瞬间我就感觉‘天一下就亮了’。”
医生正在为患者查看心电图。受访者供图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2月24日开始陆续有患者出院。据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月25日,又有7名患者治愈出院,加上首批出院的9名患者,累计已有16名患者符合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标准。
“从上到下,各位领导都非常重视物资情况。各类物资,医院都安排齐备,医生只需要专注于医疗救治。”王星说,“已经看到曙光了,各方协作一定能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