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绿屏锁“黄龙”

2023-08-03 07:26:56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里绿屏锁“黄龙”

——我省持续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综述


(资料图)

本报记者胡海林

盛夏时节,阜新彰武。

柳河之畔,万亩稻田水影天光,仿若塞外江南。“在沙坨子上种水稻”,这个曾让农村“老把式”都不解的“天方夜谭”,却随着柳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推进变成现实。

时间向前。今年5月,“2023年漠上草原欢乐跑”半程马拉松在彰武开赛,来自国内外的1400余名参赛者时而穿梭于松林间,时而奔跑在草原上,时而掠影在湖滨,移步换景、处处风光。

谁能想到,如此美丽的风光,曾是生态脆弱区和国家一级生态敏感带,土地沙化面积一度占全县总面积的96%。如今,当地的土地沙化面积已由当初的524万亩降至不足200万亩,林地面积则由当初的18万亩增长至212万亩。

从几棵树到一片林,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广大沙区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七十余载接续奋斗,构筑起以彰武县为核心的千余公里阻沙林带,成功阻止了科尔沁沙地南侵,并将其南缘向北压缩13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治沙人治沙魂

7月27日,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授予彰武治沙群体辽宁“时代楷模”称号。

作为彰武治沙群体的代表之一,李东魁感慨道:“小时候吃够了沙的苦,才知道沙漠里种树的难,才懂得一草一木的珍贵。我要做的,就是把林子看好。”

在彰武县章古台林场,天一亮,李东魁便会背上一天的干粮,灌上一壶热水,牵出老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林海巡查。累了,就在沙坨子下打个盹儿;闷了,就在马上唱两嗓子。以马为伴,以山为家,他硬是守护这片林地36年无森林火灾和重大涉林案件。如今,他的女儿发起成立了“青年护林突击队”,让李东魁巡林之路不再孤单。

在幽静的松林深处,长眠着李东魁的榜样、第一代治沙人刘斌。墓碑的周围,环绕着刘斌亲手种下的第一片樟子松林。

1953年,刘斌把全家从义县搬到了章古台,开始了几十年的固沙造林生活。受父辈感召,刘斌的儿子刘秀森退伍后来到这里成为一名护林员。再后来,刘秀森的两个儿子相继接过了治沙护林的接力棒。

刘斌是樟子松引种治沙的开创者,如今接力棒交到第四代——重孙女刘莹手中。作为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讲师,刘莹要把一代代治沙人的坚守和不屈传递给更多的人,以自己的方式紧紧追随先辈治沙护林的脚步。

彰武治沙是一场“马拉松”,一心想战胜风沙的沙区人民,常常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70余年的治沙历程中,彰武涌现出诸多像刘斌、李东魁一样的卓越代表。他们是“治沙书记”董福财、“辽宁好人”治沙专家宋晓东、自发造林典型侯贵、治沙造林大户杨海清……

这些治沙人像一面面旗帜,带动广大群众主动出击,投身防沙治沙工程,形成了“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治沙精神,也成为我省科学治沙的强大精神动力。

缚住沙沙生金

在绿草如茵、游人如织的彰武县德力格尔景区,有一片特意保留下来的原生态沙漠。沙丘之上,一座铁锹造型的雕塑巍巍屹立,锹把上艳红的飘带格外醒目。

在这里,铁锹是科学治沙的象征,也是彰武治沙精神的重要承载。

70多年来,彰武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以灌木固沙为主,人工沙障为辅”的综合治沙方法,被誉为中国三大治沙方法之一;开创了樟子松引种治沙的先例,攻克了樟子松人工林退化原因与防控科技难题,使“三北”地区上千万亩樟子松得到保护。

从苦干到巧干,从人定胜天到科学治沙、多元治沙,一直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攻坚前沿上演。

2018年8月,彰武启动实施百万亩草原生态恢复工程,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当地草原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植被草层高度已由治理前的5至7厘米提高到30至40厘米。原本裸露的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已全部被固定。

沙固住了,风要如何利用?彰武积极探索了风能开发利用,境内一座座白色风车矗立在林海之间,叶片迎风旋转。截至2022年年底,全县风电已并网发电95万千瓦时,年产值达8.25亿元。

在阿尔乡镇,一排排光伏电板整齐排列,覆盖着山丘和平地,光伏电板下向日葵茁壮生长。“这里日照长、降水少,却是发展光伏产业的先天优势,在荒漠化低效能的土地上建光伏阵列,既能稳定风沙,也能有效遮阴,降低地表温度和水分蒸发,光伏板下套种农作物,每年还能带来不菲的收益。”阿尔乡镇党委书记李志丹说。

随着治沙理念的不断完善,彰武县经历了从患沙、防沙、治沙到硅砂产业发展的历程。彰武硅砂含泥量小、杂质少,是难得的铸造用砂的原砂富积区。当地立足硅砂资源禀赋,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策略,国内硅砂10强企业已有7户落户彰武,真正实现了“点沙成金”。

好生态也为彰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地依托林草湖田沙资源建立的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巨龙湖风景区获评国家AAA景区,2021年以来累计吸引省内外游客65万人次,实现经济收益5.8亿元。

如今,彰武形成了“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的系统治沙模式,将域内扬沙天气由43天减少到5天,锁住了“黄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

新使命再出发

多年来,我省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抓手,以荒漠化综合防治为重点,先后实施了辽西北边界防护林体系建设、大规模造林绿化、水土流失治理、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等重点工程,推进了沙化土地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完成了450万亩沙化土地治理,尤其是彰武地区通过造林种草使166.5万亩农田得到保护,并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起一道绿色屏障。

防沙治沙,更大的支撑保障来自顶层设计。

早在2009年、2010年,辽宁即先后颁布《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等法规制度,建立了生态环境财政投入保障长效机制,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2021年,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同时,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被纳入林长制考核。

2022年,《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印发,明确以辽西北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沙化耕地治理为主要内容,继续实施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三年攻坚行动。2023年安排建设任务168.8万亩,截至6月末已完成155.88万亩。

最新数据显示,我省现有沙化土地673万亩、荒漠化土地742万亩,全省87%的沙化土地和100%的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辽西北。

新时代的防沙治沙事业仍在续写。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我省提出要打好打赢这场歼灭战,聚焦重点任务,抓好沙化土地全面治理和沙化耕地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强以水土保持林草建设为主的综合治理。结合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扎实做好我省防沙治沙和荒漠化综合防治各项工作,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更多辽宁力量。

防沙治沙,利在长远。不久前,侯贵、李东魁、翟钟龄等治沙护林先进代表扛着铁锹,再次来到“八百里瀚海”科尔沁沙地,为开展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进行“战前侦察”,查看树木长势。

整装待发,辽宁人将以号为令,在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续写新的辉煌。

责编:姚晟琦审核:徐晓敬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