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去一些企业出差,提起要上环保装备的时候,反响很大,基本情况是:一是有些企业认为上环保装备,额外投入大,影响了企业的利润;二是有企业认为存在不合理现象,也就是企业拿出资金投入环保设备不仅得不到相应政策的奖励机制,而且不上环保设备的企业同样不受制约,活得一样精彩;三是有些企业首先将目光紧盯相同行业的相关企业,看这些企业是否示范带头,以身作责;四是很多地方很多企业环保设备安装得像模像样,但很多装备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时摆出的“样子工程”,滑稽的是上面来人检查,机器设备可劲儿地工作着,烟囱排出的烟雾呈现浅浅的白色状,监测结果表明达标排放。当检查组前脚撤离,紧接着,企业的环保设备立马恢复了零运转的宁静,于是,黑色的烟雾向天空无拘无束漫卷开来。也因此,无形中一些企业开始潜移默化,也装上了环保设备,只是这些装备可开、可不开,一年四季也只为应付检查;四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很多企业责无旁贷,用先进环保设备践行社会责任,生产中环保设备都是常态化开到最大值。
当时,一些投入巨资上环保生产线的企业,偶尔也发出声音:“一是无形中,我们生产的产品所消耗的能耗会高出没有环保装备的企业。二是无序竞争的小企业,环保理念差,浪费资源,污染点密集,严重破坏环境。三是产品竞争方面,他们的产品比正规企业的价格更具优势,所以这就没法竞争,因为一开始我们就输在不合理竞争的起跑线上。”
偷排污染物 还行得通吗?
说到这儿,记者突然想起几年前去河北某工业密集城市出差,白天到达企业的时候,天空泛着一抹蓝色,阳光是灿烂的,可是到了晚上,能见度低得出奇,10米之外已经雾霾重重。当记者询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时,当地一家钢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情况目前成了常态化:偷排现象严重。白天有检查组巡查,小作坊企业“奔走相告”,于是很多不规范的厂家不约而同停止机器运转,夜晚,当检查组人员下班后,机器又开始肆无忌惮开足马力加班加点。也就是,众多小企业没有环保做保障,同时不规范的密集开车,最终造成污染点集中释放,产生了更大的污染源。
2017年以来,环保力度之大各行各业有目共睹,国家多部门联合出台政策,环保成了硬性指标,最严厉的是企业不仅要上环保装备,而且还要配套在线检测系统,以前很多地方设备“高大上”是给人看的,现在别说偷排,只要超排马上停产。
特别是在2017年整个工作将要收官之际,一些环保政策再次成为热点,一些地方环保先行,积极应对冬季采暖期雾霾发生,出台了大气污染治理冲刺100天、大气污染防治攻坚30天等环保举措;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出台了《环境保护税法》,这是我国首部单行税法,该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用专家的话说,该法对于企业并非雪上加霜,它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该法不会构成企业的主要负担,因为环保税实际占企业缴纳税费的比重较低,一般在1%以下,但会对企业的约束机制进一步增强,将促使企业主动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与此同时,环保部又印发了《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明确表明,有事实排污且属于土壤污染重点监管行业的所有大中型企业,其中,土壤污染重点监管行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年产生危险废物100吨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等将被纳入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而大气污染物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5个行业缴纳的环保税,占全部大气污染物环保税收入的88%。目前,很多省份已经开始陆续公布环保税适用税额标准。
我们看到,在《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中,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领域非常醒目的囊括其中,作为行业企业,特别是面对大批“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关停撤并;及在转型升级、高效环保冲击着人们视线的当下,记者再次拿起电话拨通了河北这家钢企,原来,在政策、秩序等规范下,曾经那些糊弄过关的小作坊企业早已销声匿迹,全部关停……
投入资金上马 环保装备利益长远
对此,记者就当年的老话题如何看待环保装备的新问题采访了行业企业的一些相关领域负责人,听听他们当下怎么说?怎么看?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副总经理黄宪涛表示:“实际上,当每家企业都装上适合发展的环保工艺时,自然是增加了额外的成本,而且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在将环保运行成本摊入加工费用的同时,加工成本得到了规范;以前国家没有硬性规定和统一要求,现在秩序恢复了,大家在具有环保硬性指标的同一起跑线上奔跑,适者生存,而最终受环保、资源等制约的小规模企业必将会被无情的市场所淘汰。所以企业投入资金上环保设备,虽然短期看影响利润,但长久来看利益却是深远的;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企业必须践行的责任。”
江西赣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钢认为:“不管企业规模大小,环保的红线不能碰。目前,我们填料厂家全都煤改气,成本提高了,价格上不来,最后残酷的现实是很多企业难以支撑,淘汰出局,这就是有舍有得,要想好天气就得牺牲点经济;对于大企业肯定乐意支持环保政策,并主动去适应政策,中小企业只能夹缝中求生存,当很多企业支撑不住的时候,利润空间自然释放出来;最终大企业主导市场份额,这就是机会。”
我们看到,随着环保政策紧锣密鼓相继落地,企业的理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林德亚太区应用技术部项目经理卫中领的话来说:“要想绿水青山,关键在于环保废弃物资源化,也就是如何将废物变为有回收价值的产品,同时,如何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和装备减少废弃物产生?比如未来的‘城市矿产’开发利用,必然从资源的物质性循环利用上升至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从技术来说,也将从单一组分的简单利用,向多组分高值化利用发展,同时,技术装备将向精细化梯级分离、高效分离装备制造发展,并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及梯级循环利用发展;创新要瞄准实际需求,要结合行业需求,向有价值的领域进行研发,只有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众多企业抢抓 绿水青山发展机遇
那么,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行业企业在坚持科技创新、清洁生产、以科学发展为引领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方面面,做到了如何抢抓机遇?
今年以来,一些企业主要围绕“三废”——废渣无害化处理,水高效循环利用,气进行达标排放等作为主抓手。
其中,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更是做到引领前沿,先行一步,该院为破解当前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已经形成“一站三中心多基地”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通过推广应用“高、深、难”矿山采选技术和“绿色冶金”技术率先抢占市场,建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矿山和冶炼厂,创造了多项国内外第一。目前,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正式授牌的同时,首位进站博士后王恒辉就《硫化铋精矿直接浸出及电沉积工艺和基础理论研究》进行了开题汇报,该选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预期形成“硫化铋精矿直接浸出及电沉积提铋”的新工艺体系。
2017年入选为国家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验室,承担云南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检测工作的昆明冶金研究院下属单位云南冶金环境监测中心,以创新激发活力,以改革提升动力,目前在环境工作中主动作为,将为国家了解土壤质量现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该中心自1981年成立以来,长期从事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监测、竣工验收监测、环境咨询等工作,实现了检测能力范围覆盖水、气、声、土、固废等多个方面,用昆明冶金研究院院长胥福顺的话就是:“通过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资质提升,相信中心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更加合理的布局,为行业,为社会做出成绩,找到发展新动能。”
金川集团持续发挥科技创新战略的支撑作用,着力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功获批建设“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进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在采矿、选矿、贵金属提取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启动了“低成本红土镍矿冶炼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等项目,不仅对公司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在支撑传统产业转型的基础上,为有色工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7年2月,国家标准委、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等26家单位开展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的通知》,山东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单位。近年来,方圆公司持续提升循环经济规范化水平,提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冶炼循环6+1方圆模式”,在这个循环经济标准化产业链中,废气、废液、废渣、废热“四废”高效回收利用,全部实现资源化、可控性,同时伴随技术标准提升,低能源输入与高效率的热平衡,使得整个标准化产业链体系彻底贯彻了“3R”原则,各类循环经济指标领跑行业。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高瞻远瞩,2014年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总废水处理设施,该系统建立后,能对废水中的COD、氨、氮等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实时监控,保证水排放达标。同时每年可减少COD排放70吨、氯氮排放4吨、悬浮物排放51吨,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通过成立“再生资源联盟再生资源富氧熔池熔炼技术创新中心”,计划将投入1.5亿元建设工业试验炉及烟气处理系统、氧站、化验室等配套设施,完善纯氧侧吹熔池熔炼炉处理再生铅技术,将烟气浓度提高2%~3%,由脱硫工艺改为烟气一转两吸自热制酸工艺,进一步节能减排,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避免二次污染。
中铝中州分公司,以“美丽中州”建设对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在环保治理方面持续发力,坚持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决不越雷池半步,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来对待,先后出台了“路长制”“场长制”和“河长制”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动员广大员工切实行动起来。同时该企业利用“废气”做热源,每年回收热量折合标煤2万吨以上;通过调整控制氧气进入量,寻找最合理的锅炉煤燃烧度,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蒸发回水再利用,不但除盐水水耗降低20%,单位电耗也降低70%;赤泥综合利用,改良受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工业场地以及工业废渣的处理;依靠科技进步,使工业固废重复利用率达11.6%。
中铝山东分公司,加大环保设备的投入,该企业热电厂加大资金投入对5#、6#锅炉进行脱硫脱硝改造,同时大力开展安全环保质量“全面大动员、全面大清查、全面大整改”强基固本专项行动。另外,在环保工作上,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新上项目必须首先考虑环保排放的达标等。
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以来,坚持技术创新,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推出高科技及高附加价值产品,使公司产品技术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在清洁生产方面,该企业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近3年来,企业着眼环保,已经投资13亿元,进行了脱硫、脱硝和除尘等一系列环保改造,目前铝业一公司炭素车间新建焙烧净化装置,厂区排放值比特别限值还要低,成为河南省炭素行业唯一一家标杆企业。
中铝兰州分公司以强化“红线”意识为目的,土建施工等作业严格按照公司“小散乱污”及“无组织排放”专项工作要求予以落实。同时,根据公司与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的《冬防目标责任书》对重污染天气管控的要求,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加强日常巡检频次及力度,确保环保设施有效运行,保障完成减排指标。二是严格按照公司统一安排执行重污染天气下的应急、限产等措施。三是设施异常情况下,做好现场应急工作,并及时向公司安环部报告,严格执行“异常申报”制度,确保信息内部衔接、外部沟通有效受控。四是落实带班制度,带班人员对辖区内的环保管理、突发环境事件负有处置协调的责任,并负责配合环保部门现场监督检查执法等工作。
在“舍得投入,科技环保”等理念的指导下,企业携起手来,积极作为,目前科技创新、清洁生产已经成为进行时。在科技环保的发展道路上,行业一批企业将发展勇立潮头,相信不久的将来,按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不仅会美了生态,企业发展更是活力四射,能量满满。
转型升级中 装备业肩负重任
我们相信,随着行业企业技术向“高大上”转型升级的同时,中国装备企业和环境保护行业不仅会迎来机遇,同时,也肩负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
日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玉文指出,受国家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环保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环保产业问题依然突出,小企业众多,规模偏小,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等;环保技术及装备均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有待加强。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进入以环境综合服务为龙头,带动投资、工程、技术、设备和产品全面发展的阶段。随着发展目标及要求的不断提升,工业发展模式必将向绿色工业模式转变,这一新型发展模式将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机遇与趋势。
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家通过高科技手段对冶金、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含重金属废物进行清洁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环保企业,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创新,该企业成功开创了资源化利用方式源头上消除重金属污染的产业发展新途径,自主研发的核心专利技术——火法富集-湿法分离多段耦合集成处理技术,实现了以钢铁烟尘等含重金属废物为原料而提取有价元素,攻克了对含重金属废物进行“脱氯除杂”的世界性难题。目前,该技术辐射全国近20座火法处理基地,每年清洁利用各种含重金属固废超过200万吨,并且实现全流程零排水、零排渣,对含重金属废物做到了 “吃干榨尽”。
2017年,鑫联环保不仅荣获了危废资源化利用标杆企业奖,同时云南省政府还发布了《关于授予马黎阳等10名同志云南省第二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的决定》,正式向社会公布云南省第二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的获奖人选,而马黎阳作为鑫联环保董事长在开拓进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了一片绿色新天地,为云南省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次,在污水处理方面,一些环保企业更是成绩显著,一耗水大户企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企业平均每天耗水量高达4500吨,产生含氮废水1000吨,当时企业处理一吨含氮废水要花45元,每年在污水处理方面要大笔投入,于是该企业与污水处理厂合作,将含氮废水排到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再将处理后的水输送回厂区再利用,通过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企业每年能节省约120万元水费、720万元污水处理费。
大势所趋:不改造就是死路一条
专家指出,选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选择高性价比、低故障率、低综合成本的装备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迫切需求。而作为环保人,必须思路清晰,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通过创新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挖掘绿水青山中的产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这才是环保产业努力的目标。
站在时间的维度上,我们终于告别了以前一些地方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造成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出现了很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以及存在的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监管力度薄弱等,造成的历史欠账太多,污染治理进程缓慢等影响。
新形势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即既要绿色又要发展,目前全社会已经形成了注重环保,共创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共识。作为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在不断践行和开拓绿色发展中,专家明确表示,补短板要具超前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否则,在发展中将会受制于很多因素的瓶颈制约。目前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同时,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改变理念,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环保改造是大势所趋,不改造就是死路一条,晚改不如早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