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旧经济模式被新观念、新做法冲击得摇摇欲坠。华夏大地一时间机会遍地,诞生了一批敢拼、敢试的梦想家。那些如今如雷贯耳的品牌和名字,无不经过时间的洗礼,是改革浪潮拍打下的幸存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来的,是一个未曾磨灭的创业梦,一个叫做“Made in China”的中国梦。
1985年,海尔生产的第一批冰箱不合格,当时海尔集团的厂长张瑞敏挥起大锤砸毁了有质量缺陷的76台冰箱,从此唤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造就了如今的全球白色家电之王。 1987年,一位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在深圳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做销售代理。2年后,这家小公司靠自己研发出了新的交换机产品。但是产品销路怎么打开?在那个广告还是稀奇事物的年代,靠的是企业创始人的两条腿。这位从贵州山沟沟里走出来的老兵背起熟悉的军绿色背包,挨个到电信局问对方买不买他们公司研发的交换机。2017年,这家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了6000亿人民币,它就是华为,那位“比别人多奋斗一点”的老兵就是任正非。
无论是海尔、华为,还是张瑞敏、任正非,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似乎总有些相似——质量第一、不断创新、敢打敢拼……正是这些特质,让企业家们的梦想一一落地。没有人可以随波逐流,只有不断奋进才有出路,哪怕是迎着逆流。
陈合林创办的爱仕达,正是这样一块吹尽黄沙始见光芒的金子。从1978年企业初创至今,爱仕达一直以“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为企业使命,从一个五金加工作坊发展成为集炊具、厨房电器、家居用品业务的上市公司,全国60多家销售办事机构、300多家经销商,2017年新增销售网点10000多个,建立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同时外贸出口额长期排在国内首位,据权威机构评估,爱仕达进入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前500强,品牌价值80多亿元。从创业之初,爱仕达就从不吝惜对创新的投入,正是这些巨大持续的投入,让爱仕达在产品研发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端。不仅如此,爱仕达还跨界并购,涉足人工智能领域,引领未来智能制造。靠着“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信念,陈合林穿越改革开放40年的风沙,正与中华大地上的梦想家们一同驶向更光明的未来。
咬紧牙关,赚来第一桶金
不过,在成为风光的全球炊具大王之前,陈合林,这个1956年出生、来自浙江南部城市温岭的小个子并不起眼,他日后的创业,甚至要归功于一次失意的经历。
1974年末,机械专业毕业生陈合林并不知道,外界的那场动荡将在两年后彻底终结。他当时的追求,是谋求一份专业对口并且稳定的工作。确切地说,是进入乡镇农技站,捧上大家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全班总共58个人,毕业时大部分人都到了农技站,而陈合林成了那失意的少数人。
水,之所以能穿石、流长,是因为它的锲而不舍,是因为它的坚韧。
说走就走,陈合林回到老家,拜一名铜匠为师。学徒两年,他成了铜匠的徒弟——小铜匠。靠着一份触类旁通的机敏,他对五金维修也颇为擅长。经过几年的市井摔打,他的市场意识逐渐提高。他发现,铜制铰链、铜锁等箱包配件在全国颇为畅销。
一不做二不休,他在家里办起了一家作坊,专门生产铜铰链、铜锁。这个举动,在当年一旦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可能就没有后来爱仕达的辉煌了。胆大心细的陈合林明白,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靠点智慧。首先,在他的作坊,做工的仅局限于家里的亲戚朋友,不是熟人进不了门。其次,开工时间定在了比较容易掩人耳目的晚上。
产品有了,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当年可没有淘宝、天猫这样的B2C交易平台,有的只是一个个乡镇集市。卖家要靠两条腿跑,拉近商品与客户间的距离。
那些日子,二十多岁的陈合林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晚上在家搞生产不说,一早还要去玉环、乐清、温州赶集,睡眠不足五个小时是常态。为了省钱,他愣是靠一辆自行车把市场蹬了出来。
可别认为陈合林只顾着生产不顾创新。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但是陈合林不畏路途辛苦,将脚步迈向了市场更为广阔的省城杭州、宁波,甚至是当时需要花费24小时路途时间才能到达的上海。在这些大都市的箱包市场中,总能看到一个小个子的身影——他就是陈合林。他知道,要想做出别人没有的款式,引领当地潮流,就必须“走出去”,向最新潮的款式学习,然后带回他的家乡。
老天不会埋没勤奋和有想法的人。陈合林的产品靠着款式新、做工佳,名声传遍了温岭。玉环、乐清、温州等外地,也有人等着要买他的货。这一年,他把家庭作坊升级成名正言顺的工厂——温岭县金属制品厂。几年内,陈合林的年收入就有了十多万元,这是个他当年的同学们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敏锐捕捉,打造“民营”不粘锅
时光终于来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上世纪80年代。近10年的创业,不仅让陈合林完成了公司的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把他的神经打磨得愈发敏锐。再加上铜匠出身能吃苦的优秀品质,站在特殊历史节点上的陈合林,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他和炊具的缘分,就在此时结下,并成了之后三十年、乃至一辈子割舍不开的事业。
1988年,一次展会在北京举行,不粘锅成了“明星产品”。“不粘、不焦、不糊”,还容易清洗,简直是家庭主妇的福音。一些在北京做生意的老乡想要做不粘锅生意,于是想到了陈合林。
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再一次在关键时刻助推陈合林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杀进不粘锅行业,这一决定日后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厨卫市场。可在当时决定做出时,陈合林对这个行业的技术是完全陌生的。
他听说,远在贵阳的一家军工厂掌握着不粘锅生产技术。赶到那里,足足等了7天他才想办法走进了戒备森严的厂区。苦心人,天不负。他终于找到了不粘锅的核心技术——涂层,还索性开出5万元年薪把技术工人给挖了过来。
在那个年代,从零开始大批量生产不粘锅,需要2000-3000万元。虽然当时的陈合林已经是人人艳羡的“百万富翁”,但斥巨资投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仍然是个需要相当魄力的决定。
钱不够,可以借。但机会溜走了,很可能就永远错过了。
陈合林又一次赌对了。一年后,他的工厂产出了中国民营企业生产的第一口不粘锅。1994年,他的产品已经用上了美国杜邦公司的特富龙涂层,品质位居国内不粘锅第一梯队。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年,他将“爱仕达”三个字注册成了商标。此时,不粘锅每年已经能为他的公司带来七八千万元的销售额。
为了丰富产品线,陈合林把目光投向了厨房的另一个大件——压力锅。为了确保使用安全,他专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1998年,陈合林在国内率先推出爱仕达六保险压力锅,成为国内当时最安全的压力锅。这一年下半年,爱仕达的压力锅也卖出了6000万元。
2000年,陈合林已将自己的产品打进了沃尔玛、麦德龙等国际知名超市的中国市场。2004年开始,陈合林的爱仕达不粘锅产品已被纳入全球超市的采购体系。
爱仕达跻身国内炊具领先品牌,可“天花板”也随之而来。一个早已存在,却对陈合林来说是全新的外部市场亟待开发。
放眼全球,紧抓上市机遇
扬帆出海的时候到了。
1999年下半年,陈合林跟随政府组织的代表团参加了美国芝加哥一个国际家居日用品博览会。他的行李里有4个大包,装满了不粘锅样品。
来自东方的不粘锅立刻吸引了世界炊具第一巨头美国纽威公司的兴趣。博览会结束后,美国纽威公司的专家来到中国,仔细地考察了爱仕达公司。临走前,他们留下一个技术难度很大的样品交给陈合林,要求30天内做出合格的样品。而技术攻关的常规跨度,是3个月到半年。
陈合林和公司所有技术人员开始了不分昼夜的努力。终于,在约定期限的最后一天,拿出了专家要求的合格样品。美国纽威公司马上下订单,当年在爱仕达的采购就达到了1000万美元。此后,纽威公司销向世界各地的不粘锅产品60%都由爱仕达公司提供。
如今,爱仕达产品出口畅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出口额长期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然而,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市场攻势,让陈合林无法停下脚步。2010年5月,爱仕达于深交所宣布上市,募集资金约11.3亿元,正式成为股份制企业。同时也意味着,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地的福地温岭,迎来了又一家将引领中国炊具行业的上市公司。
上市带来的雄厚资金不仅降低了成本、扩大了产能,还让爱仕达有了不断攀登技术顶峰的底气。
2015年,爱仕达公司参与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起草,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54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金刚旋风系列产品在米兰世博会期间荣获国际工业设计界顶尖奖项——意大利金圆规奖。同时,攻克了IH电饭煲的内胆核心技术难关,并于2016年3月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H 电饭锅内胆—“旋风铁釜”和“旋风复合钛釜”。从此,中国人买电饭煲再也不用海淘了。
华丽转型,向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近四十年卓越的发展,让爱仕达获得了各界肯定。公司荣誉单上有:中国机电商会推荐出口品牌、中国轻工业行业十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质量诚信企业、中国厨具十大品牌、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出口名牌、浙江省技术创新优秀企业、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等。
不仅如此,在与企业一同成长的同时,陈合林自身也加持多项荣誉:国家劳动模范称号、中国炊具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家、中国炊具行业卓越企业家、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日用五金行业杰出企业家、浙江省优秀创业企业家、浙江省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人物等。
众多荣誉加身,公司创始人陈合林并没有自满,凭借劳动模范独有的敢拼敢做、一步一个脚印的刻苦精神,放眼望向了更大的格局:一个让公司的未来能走得更多元、更稳健的机遇。
2016年9月,爱仕达成功控股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2017年,爱仕达又相继收购了索鲁馨、松盛机器人、劳博物流、三佑科技等机器人集成应用公司。全面布局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
从2013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比以前增加了近2.5倍,机器人生产产量近几年都保持30%左右的增速。
从炊具到机器人,看似跨界,实际是对未来实体经济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
未来,钱江机器人产品将成为爱仕达的得力帮手——智能焊接、喷涂、抛光打磨,都由机器人完成。相比人工,机器人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些将在爱仕达和钱江机器人合作的智能工厂中实现,最快2018年将正式投产。
也许,未来让人们记住的不仅是爱仕达的炊电产品,更有爱仕达主导的智能制造领域。“两条腿”走路,将让公司的步伐更稳健。
从小铜匠,到炊具大王,再到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新贵,陈合林从温岭走向了世界,同时也带领爱仕达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变革——一个着眼智能制造战略布局,以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为使命的世界龙头企业近在眼前。不仅如此,凭借不懈的创新精神,陈合林也将带领着爱仕达不断升级国内,乃至国际的精工制造行业标准,以国际化质量、国际化标准推动中国制造水平的提升,届时,他的中国梦,将在未来变得更精彩,演奏出更华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