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直说二手车电商市场没有巨头,只有伪巨头。所以,做汽车零售电商的大搜车,才敢有胆量和体量去挑战“领头羊”。前不久,大搜车刚刚怼过瓜子,称起商业模式不成立,所谓融资也有误导市场之嫌。现在,它终于对车易拍,这家二手车完成收购了!
不差钱的车易拍,为何被收购?
大搜车的创始人姚军红,来自神州系,2017年又拿到了阿里系领投的3.35亿E轮融资。家里有余粮,才能胆气壮。
车易拍自成立以来,也已走过12年的历史。12年来,拿到的钱绝对不算少:11年500万美元A轮融资,13年2000万美元B轮融资,14年5000万美元C轮融资,15年1.1亿美元D轮融资,16年3亿元E轮融资。年年都有大笔融资,那为什么还落得被收购“下场”?
一大原因是市场有强敌。几乎与车易拍A轮融资同时,优信集团上线了优信拍,强势切入二手车B2B市场。可以说,车易拍这些年,就是在强敌环伺下成长起来的。创业艰难,守业也难。
另一大原因是B2B的拍卖模式不被看好。从了解到车易拍的经营模式开始,我就认为这种模式走不好。原因无他,不符合国情民心。
中国人虽然好赌,却不喜欢拍卖。所以,美国有做得非常出色的拍卖网站ebay,但国内一直没做起来。小件商品尚不可为,像汽车这种大件商品买卖突然搞起拍卖来,不是特别靠谱,也很难成为主流。当然,有些政府公车还是比较适合拍卖的。
那么,拍卖模式还有没有前途?
汽车拍卖,是一种可以存在的有特点的商业模式,未来占比会很小,并且可以集成到B2C平台中。
所谓的B2C平台,其实是撮合型大杂烩,B2B、B2C、C2B、C2C都可以,无非B2C占主导。因此,单独的拍卖网站最终会被淘汰的。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照车易拍的逻辑,二手车拍卖是交易型网站,寄售也是交易型,都是可以控制交易的,像淘宝一样线上抽成交易额。听上去不错,然而,每一单都需要很大的线下成本,单数也少,并且横向的竞争力不强。
反观比较洒脱的信息型平台,每一单营收虽少,但是成本也低,单数多,并且与交易型pk的时候更能争夺到用户,从而流量很大。须知,互联网最贵的就是流量,当初共享单车被看好的一大理由就是它是高频线下入口,所以流量非常值钱,信息型b2c平台很赚钱。
其实,2003年那一批、2008年那一批参与到二手车电商的网站基本都是b2c平台,都模仿美国kbb模式,没有经营好的一大原因就是入场太早,模式都是对的。至于2013年那一批入场的,总得与之前的模式不一样,才能获得资本的支持。既然之前的是对的,与对的必须不一样,那就只好不对了
二手车电商的钱,花的有效吗?
从大搜车可以拿下车易拍这件事,也可以看到:钱多不一定行,再多的钱,花在了没用的地方,到头来也只能被收购。
开拓市场、推广/促销过程中的优惠/补贴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移动互联网以来过度补贴很常见,惯坏了用户,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年化和熵增。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用户粘性低。物极必反,于是钟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都是没有抓住事物本质,没有从第一原理出发的表现。线性函数y=a+bx可以用来指示很多关系,而且精度比较高。比如,互联网项目可能是y=-100+0.3x,其中x是用户量,y是营收,常数项-100是门槛。启动过程需要平台补贴,否则用户跨不过门槛,用户不来;然而与用户的使用量成正比的补贴是应该尽量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