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先行者獐子岛扇贝受灾需多重思考

2018-02-27 16:09:19 来源:中国商业观察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QQ截图20070429065944.jpg

农业部近日发布《2018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提出将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实施七项重大举措。此前,为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的有关要求,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然而,由于近期獐子岛虾夷扇贝养殖受灾导致大面积死亡现象的出现,有观点认为,海洋牧场建设存在系统性风险。

1月31日召开的2018年度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提出,各级政府要针对局部海域贝类养殖产业减产等海洋牧场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进一步重视加强科技兴海和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重视服务企业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经受市场考验能力。

不久前,在南宁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年终总结和考评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黄海与渤海贝类养殖产业发生了局部规模死亡、贝体消瘦和产量下降等产业灾害。综合相关综合试验站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体系人员的现场调查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局部环境异常,高温期提前且持续时间长、降水和径流骤减导致海区营养盐缺乏、饵料严重不足;二是养殖模式粗放单一,且长期处于超容量运行状态;三是贝类养殖苗种高度依赖异地输入,易形成环境应激;四是对开放海域养殖灾害缺乏应对和预警预报机制。此次灾害是多个不利因素叠加耦合的结果。

QQ截图20070429070002.jpg

会议认为,为应对当前黄渤海贝类养殖产业的严峻形势,急需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实施贝类养殖环境和风险监控与产业预警;二是制定以养殖容量为基础的贝类养殖规划并实施严格监管,以确保规划的有效落实;三是进一步明晰和规范并严格落实有关水产养殖的海域使用制度,引导业户在“养海”的基础上合理用海。贝类体系将在2018年继续开展产业与养殖环境综合调查,就典型养殖海区的养殖布局规划提供咨询报告。

作为中国海洋养殖产业的开拓者,獐子岛集团长期致力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獐子岛集团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海洋牧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黄海北部国家一类清洁海域建成了1600平方公里的现代海洋牧场。

2015年4月22日,我国最大的海洋牧场——獐子岛海洋牧场获得了世界最严谨的MSC(海洋管理委员会)可持续渔业标准认证,成为中国首家获得MSC认证的渔场,标志着我国在探索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同年11月,来自全球15个国家的MSC成员单位、领事馆官员等共聚獐子岛海洋牧场,发表《獐子岛可持续渔业宣言》,交流探讨世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合作共赢。

獐子岛采取海洋牧场这一种接近于自然的、可循环、可持续的渔业生产模式,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獐子岛每年向海洋牧场播撒虾夷扇贝幼苗数十亿枚,苗种来自野生自然采苗和人工育苗相结合;在海洋牧场实施轮播轮捕、休耕养护、控制播苗、限制捕捞等措施,扇贝苗种在海洋牧场经过2年以上的自然生长,才能进行捕捞,确保物种的可持续生长。捕捞采取潜水采捕和拖网采捕两种模式,网具经过生态化改良,最大程度避免造成生态损坏。

中科院北黄海海上监测系统也设在獐子岛,对海洋牧场进行监控,为保证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獐子岛投入上千万元建设人工鱼礁、人工藻礁,使得海域中的鱼类、藻类及其他生物资源得以恢复和增加,一些鱼类在海洋牧场繁衍后,又流向了大洋,既实现了公司利润,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保护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丰富了大洋里海洋生物,也为鲸鱼、海豚等濒危物种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

MSC全球总裁RupertHowes表示,獐子岛做MSC可持续标准认证已经超越了一个公司的责任范畴,“就好像命中注定我们为可持续发展走到了一起,共同为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力量,这也是我们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

MSC亚太区总监黄伟荣对獐子岛集团获得MSC认证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中国渔业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之旅迈出的第一步。“獐子岛扇贝渔业获得认证,这在中国乃至全球渔业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热切鼓励中国其他渔业也能按照严谨的MSC标准,开展渔业评估工作。我们需要所有的渔场都能在可持续保护方面尽职尽责,以保障中国未来的世世代代都能有可持续的海产品供应。”黄伟荣总监说。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认为,獐子岛集团是中国海洋牧场生态渔业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也率先认识到MSC的价值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势。獐子岛虾夷扇贝渔场获得沉甸甸的MSC渔业证书,既是獐子岛集团多年努力践行可持续渔业的成果,也是中国渔业迈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历史见证。

随着中国渔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增大和捕捞技术的提升,中国在渔业可持续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迫切要求我们把中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然而,农业生产具有靠天吃饭的属性,海洋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科技进步,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灾难防控有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但“天有不测风云”,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不少突如其来的灾害依然令人难以应对。

近日,獐子岛扇贝死亡事件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对这起灾难性事件的解读,娱乐化跟风式的冷嘲热讽,误导性的标题党,作者主观臆断的猜测,甚至审判式的盖棺定论,成为舆论的主流。笔者认为,记者应该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多一些对事实真相的了解,向有关专家和科研部门了解相关的知识,注重对事件核心信息的分析,以事实为依据,做出深度调查和解读,让公司、岛民和投资者早日回归自身应有的权益。

海洋牧场具有农业属性——生态靠天、牧业属性——食物保证、渔业属性——管控难度大。同时,天灾具有突发性、不可防范性、重大性、区域性等特征。

虾夷扇贝是一种高产高亡、有限存活长成生物。因此,扇贝养殖企业急需提高和完善生态监测与检测水平。然而,对海洋生态变换规律的研究,对养殖产业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的建立,单靠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獐子岛之“痛”也是海洋企业的通病,海洋的自然灾害与陆地相比,有时难以看清,更难预判。中国是海产养殖第一大国,也是受海洋灾难严重的国家。由于风险高,操作难度大,保险部门不愿意踏进“雷池”。虽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于2013年8月签署了国内首单风力指数型水产养殖保险,最终也难以持续。有关专家认为,要想让海水养殖保险真正实现常态化,必须依靠政策性保障。在这方面,许多农业发达国家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可借鉴。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要作为。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