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国内奏出了前所未有的强音。各行各业开始出现人工智能应用的身影,行业知名企业纷纷启动人工智能战略,目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改造产品及服务,在特定领域内模仿人类专家的思维,解决创新服务过程中智能化水平不足的问题。从近期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先后与BAT和京东签署战略合作来看,均瞄准了金融科技应用领域,聚焦于通过人工智能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人工智能是指对人的意识、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可以像人一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最关键的要素是深度学习,旨在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专注于让计算机学习像人类一样“思考”。目前,深度学习已经广泛应用到金融、经济预测、语音、医学、生物等领域中。可以说,深度学习极大推动了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浪潮并逐渐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人工智能呼啸而来,金融服务行业也在积极探索通过人工智能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并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全新动力。7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到,在智能金融方面,要建立金融大数据系统,提升金融多媒体数据处理与理解能力。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金融新业态。鼓励金融行业应用智能客服、智能监控等技术和装备,建立金融风险智能预警与防控系统。其实,在《规划》出台前,很多金融机构已经悄悄试水基于人工智能的各项金融业务创新,并已经有不少成功模式及案例。如通过“人工智能+金融服务”提升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能力、市场的行情分析与预测能力、客户的需求分析及服务能力、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能力等。
关于人工智能在金融业的应用,学术界和行业内的设想也从未停止,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杨涛在《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初步思考》一文中结合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按照人工智能技术分类,总结了五大类应用场景设想: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其应用范围包括智能客服、语音数据挖掘技术、柜员业务辅助;计算机视觉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其应用范围包括人像监控预警、员工违规行为监控、核心区域安全、交易安全、黑名单和白名单;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技术,其应用范围包括金融预测、反欺诈、授信融资、投资决策、辅助决策系统、保险定价、智能投顾;知识图谱技术,其应用范围包括金融知识库构、风险控制;服务机器人技术,其应用范围包括机房巡检机器、网点智慧银行实体服务机器。
在探索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金融技术为核心优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已做出很多有益尝试,以科技创新不断尝试拓展金融服务的可能性边界,不断构建新金融生态空间,演化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实践者,恒昌将知识图谱、智能投顾与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应用,在恒昌公司旗下平台付诸实践。此外,恒昌积累、沉淀大数据体系,为研发、支持亿级实体、百亿关系超大规模信贷知识图谱,实现全面的风险控制、反欺诈以及网络数据安全提供了深化、挖掘、应用的基石。恒昌将借款人所有相关信息整合到知识图谱应用中,利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把这些数据变成结构化数据,从而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一目了然的图数据库形式瞬间呈现出借款人的各种关联和数据关系,提高征信审批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欺诈风险,并为逾期失联修复提供了更多可能。而知识图谱、生物识别等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升级,也将智能化、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变成现实打下坚实的基础。恒昌对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探索也在研发推进中,恒昌成立了专门的Fintech研究院,组织优秀的研发团队,将前沿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视为一项动态、长期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和战略前瞻性布局,并结合业务实践和未来业务多元化、丰富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实现了金融科技的落地性,快速地拓展了创新金融服务的边界。
目前国际上知名金融服务机构也在尝试将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信贷审批、风险管控以及智能交易等领域,为金融行业的服务创新带来了创新活力。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步成熟与应用,势必将引领中国的金融行业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金融业走上全球化、创新化的发展轨道并拥有核心竞争力提供引擎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