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宗庆后、董明珠这两位企业家比起来,王健林是对互联网醒悟最早的一位。结果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天眼查数据显示,6月9日,万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状态变更为“注销”,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万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注册资本6000万元。该公司由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的最终受益人为王健林。
此外,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电商平台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飞凡”)也在计划注销。
这意味着,王健林的电商梦即将破碎。
事实上,一位万达前员工近日对记者表示:“很早之前就听说新飞凡要注销了。”
王健林与马云的“赌约”
2012年,王健林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称,到2022年,如果电商占到中国零售总额的50%,王健林给马云一个亿;反之,马云给王健林一个亿。彼时,王健林是线下零售代表人物,马云是电商代表人物。
当时,王健林旗下还拥有万达百货,号称是万达集团下属四大支柱产业(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连锁百货)之一。
资料显示,万达百货原名万千百货,2007年5月8日成立,截止到2012年底,万达百货拥有门店57家,截至2013年12月23日,万达百货公司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地开业75家店,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百货企业之一。
但到了2015年,万达百货“一年关店56家门店”事件震惊业界。对此,王健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万达百货亏损,最主要是内部管理层出问题。随后,又有消息称万达百货将近30名高管离职,内部动荡,员工流失率高。
有媒体曾采访到万达广场内部人员获悉,“万达百货2017年开始大幅盈利”。但2019年2月12日,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宣布正式收购万达百货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
至此,王健林与百货业说再见,转而向马云看齐,开始重视“触网”。毕竟,跟不上互联网步伐,无论做什么,无论曾经有多牛,都迟早要被淘汰。
“富二代”新飞凡
万达电商成立之初,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
2014年8月,万达、百度、腾讯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万达电商,计划一期投资50亿元,万达持股70%,腾讯和百度各占15%,并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200亿元,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O2O电商公司。
三大巨头的联手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外界还将这家电商平台形象地称为“腾百万”。
2015年7月底,“腾百万”联手打造的飞凡电商正式上线。然而,仅仅一年后,“腾百万”散伙,腾讯和百度退出,飞凡的实体运营公司“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投资人变更为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对此,新飞凡曾发布声明称,“实际上三方并未实现投资性合作,新飞凡完全由万达出资,腾讯和百度并未实际投入任何资金。”
失去“腾百万”的光环后,万达电商平台发展并不顺遂。
2017年2月,新飞凡CEO李进岭辞职。一年前,王健林开出800万元年薪,聘请李进岭进场担任CEO,而此前,这个位置已经历经了龚义涛和董策两任CEO的轮换。龚义涛来自阿里巴巴,董策来自奢侈品电商佳品网,都是互联网圈的佼佼者。
CEO的频繁变更被外界视作为是万达实体零售与互联网难以融合的表现。
万达注定做不了电商?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曾表示,无论是万达还是其他早期电商都面临很多问题:一是团队非常大,变动也大,还不稳定,缺乏相关经验;二是商业模式模糊,怎么去盈利,没有找到核心竞争力,不够清晰;三是实际运营情况不好,数据一般,亏损严重,补贴烧钱过多。
事实上,王健林要通过飞凡电商平台达到“实体+互联网”场景服务运营商的目的,这需要多种技术手段、商业资源以及客群拓展的整合,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企业在工作方式的差异,是导致互联网人才加入传统企业后,失去神奇的核心原因。”上述万达前员工如此表示。
万达曾推出过《万达工作法》,以“内部机密大公开”的方式,最为真实地还原了万达如何将王健林的管理精髓贯彻于实际工作之中。
万达的工作核心就是无条件的执行,员工要奉行令行禁止的军队文化,这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文化格格不入。
此外,互联网公司的扁平化管理,在万达人看来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一件事,来回能走十几天,这是常态,而互联网要求快速响应能力,万达并不具备。”该员工表示。
龚义涛离职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在万达,通常先是用PPT的模式向领导请示汇报,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领导批准才能做。我们互联网企业出身的人没有这个习惯,我们的思维是发散型,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而公司的管理上,互联网企业是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极少有类似行政命令的情况。”
由此可见,万达电商业务的陨落,是在意料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的影响下,王健林旗下的几大业务板块,从万达商管到万达电影,再到美股上市的万达体育,无不受到了重创,王健林下一个瘦身的业务会是什么呢?(记者 斐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