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紧急回应“李鬼事件” 已与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对战四年

2020-07-07 08:45:23 来源: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小米与山东小米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金融外包公司”)的“商标战”或迎终局。7月6日,小米金融官方微博置顶一则澄清声明称,近日,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山东省淄博市警方立案侦查,小米金融与该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虽是一纸声明,但背后已是纠缠多年。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因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问题,小米已与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对战四年,仅在一个月前双方还曾对簿公堂。据一知情人士透露,二审判决结果将于近期公布。

紧急回应“李鬼事件”

小米金融外包公司被立案侦查的公告一出,小米金融随即在官方微博紧急发布澄清声明称,小米金融与该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同时,小米公司也在评论中表示,此小米非彼小米,望周知。

小米金融进一步解释称,2018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已作出判决,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商标侵权,要求其停止使用现企业名称,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企业名称,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不得包含“小米”字样。

当前,针对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一事,及是否已有投资者因其假借小米金融名义而受骗等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多次拨打电话向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经侦部门求证,但电话无人接听。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官网已显示为“未经证实的博彩网站”,且网页已被浏览器标注为“危险网站”。

而针对防范仿冒平台和不法分子借用公司名义欺骗投资者问题,小米金融方面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今年初起,小米金融陆续接到了用户关于假冒“小米金融”“小米贷款”等电信网络诈骗类举报和投诉。基于用户反馈,小米金融反欺诈团队已组织调查,针对各类假冒产品搜集线索,还原诈骗流程,旨在维护用户权益,减轻不良影响。

四年商标战

对于小米金融公告中提及的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北京商报记者搜索天眼查发现,该公司目前经营状态仍为“在业”,经营时间已超五年。经营范围包括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外包、金融业务流程外包、金融知识流程外包,财务管理咨询服务、车辆贷款信息咨询服务,股权投资等。

2016年,小米公司一纸诉状将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告上法庭。当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原告小米公司起诉被告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2018年12月,法院正式裁决:被告小米金融外包公司立即停止在其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中使用“小米金融”和“xiaomijinrong100”标识;并判决生效之日起60日内,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停止使用现企业名称,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企业名称,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不得包含“小米”字样。

不过,在该案中,小米金融外包公司辩称,该公司不构成商标侵权。直至目前,小米金融外包公司工商信息仍未作出相应变更,且因不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结果提出上诉。据了解,该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二审已于2020年6月8日开庭。

“这其实是典型的商标权侵权纠纷。”中国银行法学会理事肖飒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小米金融外包公司未经商标权利人许可,将原告拥有的注册商标用在企业字号中,在同类金融服务上进行使用和宣传,侵害了权利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对“李鬼”型侵权行为,权利人有权要求被告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小米金融遭遇‘李鬼’,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商标注册、知识产权领域的纷争,业内有不少知名品牌都曾遭遇过商标之战。这种品牌保护工作主要分为事前预防和事后维权,在事前预防阶段,企业应当充分关注无形资产在经营中发挥的作用,对本企业商标和近似商标开展注册工作;而在注册过后,需要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对于出现侵犯本企业商标的行为及时采取措施,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如何防止“踩坑”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金融科技公司频遇“李鬼”,除了小米外,包括蚂蚁、京东、腾讯、陆金所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也遇到过被仿冒的类似状况。这一现象为何频繁出现?“李鬼”横行下,消费者又应如何防止“踩坑”?

“金融科技本质是金融,金融投资市场对参与机构的资质资格有较高要求,实力强劲的企业容易遭遇仿冒情况。”肖飒直言道。在她看来,此类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要做好品牌管理,防止商标权侵权等行为出现,做好消费者沟通工作,了解消费者群体在市场中的诸多发现与实时反馈;另一方面,消费者在参与市场运作时,也应多利用专业工具,如国家企业信息网等查询意向公司的注册登记信息、股东信息等;多利用企业客服服务,了解更多的机构信息。

苏筱芮同样称,“李鬼”公司层出不穷,一方面是由于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对商标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与“李鬼”违法认定难、违法成本较低脱离不了关系。

在苏筱芮看来,企业应当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工作,引入专门的法务来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在商标类别选择、“撤三”、“续展”等方面作出细化管理,同时也应当重视战略防御,对于未来即将触及的业务领域充分研判并提前做好商标注册工作。此外,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应当认准企业官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官方网站公告、官方宣传册信息、官方热线电话等,如无法判别,可通过企业邮件、客服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公开渠道联系并核实信息。(记者 孟凡霞 刘四红)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