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贷款余额72.10亿元

2020-09-14 16:46:28 来源:经济观察报 企鹅号

打印 放大 缩小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46.23%,提前半年达到了国务院确定的40%增长目标。”9月10日,中国农业银行首席专家兼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江,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农行小微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下降超过100个基点,收费能免尽免,上半年减免小微企业收费达36亿元,支持市场主体减负。

据农行方面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661亿元,较年初增加2738亿元,增速46.2%,但资产质量却并未上升,却实现了“不良双降”,截至上半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72.10亿元,不良率0.83%。

为何农行能在普惠型小微企业金融领域实现增速快而资产质量高?

疫情发生以来,央行在推出的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和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基础上,6月初再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大直达实体企业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两大货币政策工具,正是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为普惠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联系,保证了精准性和直达性。

许江指出,上半年农户扩展线上渠道,发挥线下优势,打通小微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运用金融科技,加速战略转型,突破小微金融服务发展瓶颈;完善“会贷、能贷”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强化“敢贷、愿贷”机制。

作为业内最早推出线上预约开户系统的银行,农行累计为160万户小微企业提供开户服务,开户线上化率超过67%,开户时间缩短至半小时以内。借助于网点多面广的优势,农行已建立覆盖城乡的普惠金融体系,打造了1000家总行级和900家分行级普惠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通过强化县域支行金融服务能力,农行在全国2048个县域支行、12521个县域网点已将金融服务渗透到县城、农村的每个角落。

此前由于银行不良贷款实行问责制,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又持续居高不下,致使部分银行人士不敢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金融监管机构)明确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三个百分点以内的容忍标准,督促银行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分支机构,在内部考核中适当提高容忍度。”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一级巡视员毛红军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因疫情影响发生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有充分证据应视为不可抗力,对相关人员免予追责;对此类贷款损失可适当简化内部认定手续,加大核销力度。同时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锻强长板、补齐短板”,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农业银行2015年、2017年、2018年先后制定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以及小微贷款尽职免责细则,今年又出台14条免责规定。今年上半年,农业银行共召开217次尽职免责会议,免责1278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6月1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

“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62%。”毛红军表示,五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37.1%,全年有望超额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40%增速目标。2020年1至7月,全国银行业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5.93%,较去年全年利率水平下降0.77个百分点;其中五家大型银行新发放此类贷款利率为4.25%,较好地体现了降成本的“头雁”作用。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