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沿海”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连接的城市新发展格局打造

2021-06-21 11:04:08 来源:国际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九省通衢的武汉,历来通江达海、辐射全国,注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武汉要做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沿海’”。武汉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李翔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这是武汉市委充分考量武汉在产业基础、交通支撑、国家战略等方面优势叠加后,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判断。李翔强调,“新沿海”不是简单的交通概念,而是将武汉放入全新维度中衍生出的一个新阶段的城市发展思路,即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连接的城市新发展格局。

从“九省通衢”大步迈向“九州通衢”,新时期赋予新机遇,大城武汉正聚势谋远、向“新”而生。

做强本地市场

过去,南来北往的渡口造就了“旧武汉”的繁荣与兴盛;如今,借助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加速汇聚正推动着现代武汉向着高质量发展加速嬗变。

李翔表示,“十四五”期间,为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在活力,增强造血能力,积蓄增长动力,武汉商务发展将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会展中心为目标,致力于将武汉建设成为内陆强大的重要枢纽城市。

通过完善消费供给新体系、集聚消费引领新品牌、培育壮大消费新经济和营造国际消费新环境来加强消费引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目前,将“活力枢纽、消费新城”当作新名片的武汉,在规划培育九大国际消费新城、重点打造九大消费生态区的同时,在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建设,以及全力发展夜经济、首店经济和品牌经济。李翔说:“武汉的目标不仅是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要力争首批入围。”

通过营造优质办展环境、加强展会品牌建设、培育壮大会展市场主体、切实提升硬件设施水平聚力品牌建设,打造国家会展中心城市。

会展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武汉将聚焦本市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做大做强健博会、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武汉国际车展、华中国际车展、电博会、商业航天高峰论坛等现有重点展会,着力将会展产业裂变成万亿级“会展+”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重塑“大武汉辉煌”

货到汉口活。明代后期以来,汉口迅速崛起为全国商业重镇。近代开埠以来,大汉口更是一跃成为“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国内外各类商品货物的集散地、大口岸,武汉也因此获得“东方芝加哥”的美名。

但后来随着全球贸易“大船”时代到来,万吨巨轮无法进入长江,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两个大局”战略的实施,大武汉的贸易地位明显衰落。

眼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进、中央顺势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外交部两度面向全球专题推介湖北武汉的新背景下,位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战胜疫情浴火重生英雄归来的大武汉,被人们普遍寄望为“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沿海”。

具体到商务工作,李翔表示,是以初步形成中部水、铁、空立体门户枢纽口岸格局为方向,致力于将武汉打造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中部地区的开放前沿,自此更加深入地嵌入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分工之中。

一方面,加快“引进来”,构建资本产业集聚高地。李翔介绍,具体举措既包括加大龙头企业招商力度、加大总部经济招商力度、加大招商引贸力度、健全完善外商投资制度、强化招商引资统筹力度、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等政策“软环境”的创新完善,也包括进一步优化完善口岸功能、进一步提升综保区发展动能等引资“硬环境”的打造。

另一方面,推动“走出去”,提升外经贸开放度。李翔表示,武汉始终将打造国际交往中心作为发展目标,而现阶段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将“盘子”做大,即深度参与到国际分工以及“买全球、卖全球”的进程当中。对此,武汉商务发展在提出狠抓外贸稳中提质扩容、大力推动外贸业态创新、提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和深化服务贸易试点示范等举措基础上,再三强调拓展多元化多层次国际市场的重要性,要求尽快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等契机,将武汉更加深入地嵌入国际供应链、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之中,“内外兼修”全面提升武汉经贸的开放程度。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