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弦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这是云南傣族民众世代传诵的谚语,向人们传递着最为朴实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聚首春城,眺望寰宇,本次大会将形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标志性成果,为全世界谋划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治理蓝图。
COP15缘何花落昆明,这里的神奇动物和药草对世界有着怎样的贡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昆明采访。
云南生物多样性全国折桂
七彩云南,“象”往的地方。这句COP15大会海报宣传语,让人再次想起今年北迁的西双版纳亚洲象。萌象之旅,不仅引发全球关注,更如同一次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展”。
2016年,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三次会议宣布,我国获得COP15举办权。2019年2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确定,COP15举办地为云南昆明。
“COP15在中国举办,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认可。举办地花落昆明,是云南生物多样性、气候条件和空气质量等综合因素的胜出。”COP15云南省筹备工作组相关人员介绍。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年)》记载,云南涵盖了从热带到高山、冰原、荒漠等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云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这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势、立体多样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云南仅占中国陆域国土面积4.1%,不仅拥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还有着珍贵的遗传资源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在昆明北郊苍翠的密林中,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着万余种植物种子,有望存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这座种质资源库,不仅是首个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还与英国基尤千年种子库、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等一起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设施。
白药演绎物种保护新传奇
全球超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超过16亿人依靠森林和非木材林产品谋生,50%以上的药物成分来源于天然动植物。
正是那几株在风中摇曳的青蒿,屠呦呦才会发现青蒿素,为世界带来全新抗疟药;正是有了野生稻基因留存,袁隆平才培育出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增添中国贡献。
在云南,也有着驰名中外的神奇药草。明年,云南白药将迎来120岁生日。1902年,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发明云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
10月11日,走进位于云南白药街的云南白药集团,浓浓的中药草味扑面而来。原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所长、现任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67岁的朱兆云,曾搜集万余种云药种子标本、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晚年仍醉心研究云南中草药。
“一颗小草、一朵花,不仅能造福人类健康,更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朱兆云说,低纬高原的彩云之南,是多样生物的宝库,这里的神奇药草在现代科技助力下,正发挥着更大的功效。
云南白药牙膏智慧生产线
从金铁锁,到三七、滇重楼,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会长苏豹对云南药草保护,如数家珍。“在这些野生药草濒危之际,云南白药集团突破种质繁育瓶颈,实现从野生到大田推广,以实际行动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以滇重楼为例,2020年,云南种植面积达16万亩,基本满足了全国每年3000吨的需求。
“从2001年至今的20年间,野生苁蓉的价格从每斤10多元涨到了上千元。”朱兆云说,如果云南白药没有让苁蓉“野生”变“家种”,不仅成本不可控,产品研发也将受到极大制约。
从一支药草走向大健康产业
AGV小车忙着送料、自动称量制膏、6种不同类型牙膏同时生产、自动打包运输……在云南白药牙膏智慧生产线上,每分钟最多能完成510支牙膏的罐装。
云南白药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27.43亿元,同比增长10.38%;利税达81.02亿元,净利润55.16亿元。
一支药草焕发着神奇的“炼金术”——来自昆明市大健康发展管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20年,昆明完成中药材种植28.2万亩,产量3.31万吨,中药材种植业产值23.32亿元,加工产值217.71亿元,销售收入435.54亿元。
“从灯盏花、滇重楼等药草,到云南白药等代表性企业,昆明印证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昆明市大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肇圣说,此次COP15大会在昆明举办,将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加深入人心。
“从源头种植到终端的精耕细作,云南实现全产业链深度经营神奇药草。”苏豹建议,湖北也可依托天麻等道地药材,握指成拳,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