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胡蔓、通讯员邹亚琴)患者最高龄达85岁、住院时间缩短为原先的一半……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I科刘修恒教授、陈志远教授团队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的辅助下,2天内完成4台高难度手术。
一年前,85岁的戴爹爹盆腔内被检查出一个近6厘米大小的肿瘤,但因同时患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冠心病、糖耐量异常、多发腔隙性脑梗等多种基础疾病,辗转多家医院都因手术风险太高而被拒。
刘修恒、陈志远团队决定迎难而上。接诊后,他们迅速给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并邀请医院多学科专家组成MDT团队进行综合会诊和评估,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治疗经验,为戴爹爹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盆腔肿瘤切除术”。术中,在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下,刘修恒教授操纵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精细操作,最终成功“拆弹”。
当天,医生还为52岁的刘先生成功切除腹膜后一个近15厘米的大肿瘤。按照常规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大、失血多、恢复慢,而在手术机器人协助下,术后刘先生体表仅留下几个小孔,而且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仅过一天,刘修恒、陈志远团队又分别为64岁的陈爹爹和郑爹爹实施了手术。陈爹爹在9月底的一次体检中,被检查出右肾肾透明细胞癌,伴下腔静脉及右肾静脉瘤栓形成。而郑爹爹因腰腹部疼痛伴血尿,被检查出右肾上长了一个2厘米大小的肿瘤,同时患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基础疾病。当天,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两人的疾病都得到微创根治。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配备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系统,是外科医生的“神队友”。刘修恒教授介绍,它拥有“三头四臂”——医生控制平台、患者手术平台、视频影像平台3个操作平台,以及4只540度灵活自由的机器手臂。它的超清晰3D影像系统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逼真,多角度自动切换的智能图像处理功能使肿瘤等全方位无死角地暴露在外科医生的视野之中,更加细长的机械手臂具有更大的活动范围、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及精确度,即使切除部位比较刁钻的肿瘤,也游刃有余。
据悉,在刘修恒的带领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I科已完成100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实现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从开放-微创(腔镜)向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