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伍的种植基地。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通讯员 杨鹏程
72岁的宋凤英奶奶,家住孝昌季店乡,她在城里有2个孙子3个外孙,她把他们带到上学了,就回了乡村。忙惯了的老人突然闲下来,“骨头痒”,就想找点事做。
隔不多远是安陆赵棚镇团山村,有个“伍欣甸园”种植基地,缺人薅草、施肥、采摘,她去“应聘”。居然聘上了。每天清早通勤车来村口接她,下午5点再送她回家。同车的都是女工友,郭丫头65岁、周桂珍70岁、熊祥珍68岁、刘燕珠65岁……都是赵棚人,工作不累,日薪90元,每天在车上抢着聊带孙子时的快乐糗事,笑得像一群去逛街的小姑娘。
这是近日记者采访安陆退伍军人叶小伍的创业故事,意外获知的精彩细节。
叶小伍的种植基地1.1万亩,平时勤杂工要100多人,采摘高峰需要500多人,今年还从河南来了180多人、陕西来了130多人,公司去年支付工资500多万元,今年600多万元。“丰收了,绩效涨了。”
叶小伍“伍”有两重含义
叶小伍是赵棚团山村人,1972年生,兄弟姊妹六个,他行五。
把“五”改成“伍”是想当兵。“赵棚是老区,年轻人都想当兵。李先念当年在这里建过新四军挺进团。革命前辈是‘老伍’,我就叫‘小伍’。”1991年他如愿参军,部队在东北,当了3年炮兵。
1994年退伍,去深圳打工,从搬运工干到销售经理,自己单干。“但每天看大城市高楼大厦,想起家乡还是土岗荒山……”
2008年回家过年,有个同学是乡镇干部,鼓动他返乡。叶小伍对记者说,“那时项目并没想好,但想回来,和同学去给李先念亲手栽的松柏树浇了水,想,前辈在革命年代能想到办法,我们在建设年代更能想出办法。我已退伍,但还是军人思维。”
再造一个新家乡
2009年底回乡。
赵棚镇没有大的河流,也没有过境水系,是十年九旱的“旱包子”。他与村里签了535亩山场流转合同,种植花卉苗木和水果。
但第一步是开荒。请来挖机清理塘堰21口,新增蓄水量18万方,解决塘堰下游2000多亩农田灌溉和300余头牲畜的饮水问题。过去几十年没办成的事,他办成了。随后几年又流转废弃山场达8000亩。2014年注册湖北鑫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动与镇政府、村委会以及当时的市扶贫办签订“四方”协议,“决不让流转土地的农户吃亏,农户跟我干,亏了是我的,赚了是我们的。”村民踊跃加入。
“但栽什么苗、种什么果,我们试错好多次,兄弟姊妹、姑姑舅舅怕我资金不够,也把积蓄凑进来,最艰难时我靠安眠药入睡。”叶小伍说。
种树首选银杏,2012年栽200亩不见长,请省林科院专家会诊,说不适宜种银杏,建议改种桂花树。但桂花树还没来得及安支撑木,一阵大风,吹倒了300多亩,损失惨重。
“在外失败还可以回家。我已回家,釜已破,舟已沉,我是背水一战啊!”
继续种花卉苗木,太单一;发展林果又缺技术。请来省农科院果茶所长秦仲麟教授,签订技术支持协议,水果以蓝莓、三水梨、猕猴桃为主,苗木栽植大规格桂花、樱花、垂丝海棠、红叶石楠等。教授杨夫臣说,蓝莓喜强酸性、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的土壤。团山村土壤贫涩,ph值在6.0以上,改土是关键。“我在东北当过兵,问他东北黑土壤咋样,他说那当然好。我就去买土,300元/吨,运费400元/吨,运回几千吨。”再进行测土配方,改良酸性。
专家全程对基地工人现场讲解、指导种植。譬如不能打农药,将粘虫板密布在果树间,灯下挂糖醋液,诱杀害虫。村民叶光林2014年参与种果,学会整枝修剪、采摘分级、贮藏保鲜。如今和叶明杰、汪祥志等20余人成了公司“科技带头人”。
2016年亩产500公斤,对叶小伍他们是个天大喜讯。有镇政府政策支持、专家教授科技介入、乡亲们激情参与,昔日的荒山慢慢变得四季如画、瓜果飘香,3200亩蓝莓、1200亩三水梨以及新西兰猕猴桃、美国水蜜桃等果品基地相继建成,以桂花、樱花、垂丝海棠、红叶石楠为主的花卉苗木发展到2400亩,还有700亩水面清澈如镜,岸边的迎风草还是专门种的。
新家乡、新生活
基地蓬勃发展,首先是村民增收了。叶光林夫妻以前常年多病,现成了种植能手,还想养土鸡,叶小伍免费提供场地、水电,无偿提供12万元支持,去年他光养鸡就纯赚20万元。
勤杂工资一月一兑现,宋凤英说,“一分不差,叶总是个爽快人。”来就业的多为空巢老人,平均年龄63岁,除了务工收入,本村的还有流转费和股金分红,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
鲜果源源外销,周末节假日孝昌、广水、随州、大悟、武汉等地游客纷纷来自驾游。今年国庆长假,每天游客3000多人。村民叶群明是第一个开农家乐的,年赚六七万元。
村民曹俊娟对记者说:“我们发朋友圈现在可有资本啦,以前的荒山,现在是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赵棚镇镇长王永波介绍,叶小伍是安陆返乡能人的佼佼者,他把一片荒山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区”“孝感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金融精准支持插花村产业扶贫基地”,还参与家乡公益事业,捐款支持硬化村级公路等;返乡至今,每年向镇教育基金会捐款2万多元。
“这里是我的根,公司发展离不开家乡支持,回报是理所当然的,再造家乡就是让家乡父老生活更幸福。”叶小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