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安县委书记作报告。红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代表听取报告。红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王焱尧、陶辉 通讯员王洪涛)实现条条大路通武汉;全力推进武红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木兰到红安市域铁路、武湖至红安市郊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武汉轨道交通前川线、22号线向红安延伸;推动开通黄陂、新洲至红安的城际公交……
10月28日,红安县委书记刘堂军在中国共产党红安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作《融入大武汉 永葆“红安红” 为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他明确表示“红安唯有融入大武汉,才能别开生面”。
现状:红安跟黄陂新洲差距越来越大
2020年,红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7.93亿元,年均增长5.7%,增速位居黄冈市第一位。过去五年,红安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创新突破成果丰硕,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刘堂军分析,但更要看到,发展不足仍是红安最大问题,质量不高仍是最大难题。环顾周边,黄陂和新洲自1983年划归武汉时,GDP分别是我县的1.8倍、2.9倍,到2020年,差距扩大到5.6倍、4.5倍。
在2020年县域经济考核中,红安县处于三类县市第10位,黄陂和新洲分别处于一类县市第2位、第6位。由此可见,武汉市的带动效应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刘堂军介绍,当前,面对工业化与城镇化“双加速”、产业发展与社会民生“双提升”的繁重任务,红安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在思想上找差距,在担当中谋破局,在突围中找出路,唯有拼搏赶超,红安别无选择,唯有融入大武汉,才能别开生面!
方向:将红安打造成融入大武汉的先行区
未来五年,红安县将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不断追求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元,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刘堂军介绍,湖北省委“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在“全域协同”中的支撑作用。黄冈市委“一区两城”的发展定位,从“武汉城市圈重要功能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城市”两个维度,也为红安县发展指明了方向。
刘堂军说,红安要打造融入大武汉的先行区,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作为红安最大的机遇,立足区位交通、资源禀赋、园区平台和产业基础,以“五同”为抓手,主动对接武汉长江新区副城的辐射引领,做实与东湖高新区战略合作,推进全领域、全方位、深层次融入武汉城市圈,打造武汉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
破冰:规划交通产业民生“无缝”融入武汉
刘堂军说,未来五年,红安县将全面融入大武汉,将着力在交通一体、产业协作、科创协同、服务拓展、文化交融、要素循环、民生保障等领域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在推进产业同链方面,加强与东湖高新区的合作共建,探索总部经济、飞地经济、联合招商等合作模式,构建研发、头部、融资、主链在武汉,制造、链条、投资、配套在红安的产业格局。
在推进交通同网方面,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条条大路通武汉,打造半小时通勤圈;全力推进沿江高铁、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武红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谋划推进武红高速北延线、高铁站站城一体等项目;加快推进木兰到红安市域铁路、武湖至红安市郊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武汉轨道交通前川线、22号线向红安延伸,争取开通武汉经红安至麻城城际列车;推动开通黄陂、新洲至红安的城际公交;推进传化集团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物流基地。
在推进民生同保方面,积极促进武汉城市圈公共服务共享、提质、扩面,加强与武汉的政务、教育、医疗、通 讯、合作;建立完善倒水、滠水等流域协同治理机制,推动建立上下游双向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协作圈;建立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努力将红安打造成为武汉的后花园和康养地。
在推进规划同编方面,力争更多的红安事项和项目进入武汉红安同城化发展“笼子”;在推进科技同兴方面,以中国光谷·红安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抓手,努力形成研发在武汉、生产在红安的科技创新转化联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