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北京一家建筑公司的骨干张先生,为了评中级职称,花费2000元在网上找到了一家“代发核心期刊的杂志社”,委托对方连改代发在《建筑实践》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然而当张先生拿着对方寄过来的样刊去申请职称时,却被一眼识破是“假论文”,还遭到了单位处分。张先生报警后才知道,这是一个专门诈骗有论文发表需求人的犯罪团伙。(据10月28日央视财经)
论文不是自己写的,就算真发在了核心期刊上,那也是造假。因为造假,所以被骗,本来想走捷径,没想到撞了南墙,职称没有评上,还遭到了单位的处分,恐怕对后续评定也有影响,张先生的遭遇再次警示我们:人生真的没有捷径可走,踏踏实实、端端正正地才能走得稳,走得长久。
人生道理,说起来谁都懂。但是在这个坑里栽跟头的,远不止张先生一人。据警方调查,张先生遭遇的这个犯罪团伙,专门搞论文诈骗,山寨正版期刊的封面和刊号,利用被害人造假心虚,不敢声张的心理,疯狂作案上万起,光张先生发文章这一本里,就能容纳200-300篇论文,利润高达数万,这还是真是个一本万利的诈骗“买卖”,查到了,当然必须要铲除,但是铲除了这一个,未必不会有下一个,只要需求不断绝,一定会有人为了这样的暴利无视法律,铤而走险。
而且,除了假期刊,说不定,也还有真期刊在搞这种暗箱操作。张先生的遭遇曝光后,有网友调侃说:2000元发核心期刊,就跟200块买爱马仕一样,懂的都懂。这里边的潜台词就是,核心期刊可不止这个价,再潜一点的台词就是,核心期刊也是有价的,只要够敢想,也是可以买卖的。事实上,早在数年前,“论文抄袭”“花钱买论文、发论文”的乱象,都已经不算少见了,造假愈演愈烈,甚至形成分工明确的黑色产业链,也早已不是新闻。比能辨别的假论文更可怕的,是成系统的,以假乱真的,难以鉴别的,已形成不良风气的造假。
职称评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各个领域的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很严肃,很讲公平的一项工作。如果假论文横行,那么真人才必然不彰,职称评定很难做到公平公正,人才选拔也就偏离了正规。假论文以各种名目,通过各种手段,泛滥成灾,其根本原因还是要评职称的人很多,但不一定个个都会写论文,而论文又是评职称的必要条件,很多人都是无奈而造假,求稳而造假,不能说这样的行为是对的,但也必须看出这其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对人才发展的束缚。
就以张先生而言,他已经是公司骨干了,说明本职工作干得不错,不一个懒散不求上进的人,但是他依然冒险选择通过造假的方式去评职称,这是否多少说明,评价体系有不尽科学之处,让擅长做实际业务的人无法得到正确、客观的评价呢?
近年来,国家多个部门都曾下发通知和规定,在学术、教育、医疗卫生领域,规范和创新职称评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打破职称评聘“唯论文”的不良倾向。山东省更是明确提出,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结合行业人才特点,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形式作为评价内容,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如果能落实到位、推广开来,当然是喜闻乐见,也是遏制假论文的治本之方。
但从媒体曝光的这一个例中,也要看到,“唯论文”的倾向逐渐在被打破,但显而易见的是,打破得仍不彻底。新闻评论区有网友说,谁能想到办学术期刊现在成了暴富产业?话虽然说得不严谨,但也点出了乱象之源,学术尊严被践踏,学术公平被破坏,才会引来骗子招摇过市,唯有进一步地加大造假成本,完善治理体系,建立科学、灵活、公正、多元的人才评价标准,才能鼓励更多优秀人才,不被虚文所束缚,将有成就,有实效的“论文”,写在奋斗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