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摄影记者 刘中灿
视频剪辑 刘中灿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用来形容52岁的胡家洪和通草画的缘起,似乎再贴切不过了。
早年一直潜心学习,绘画功底颇深的胡家洪,2008年在一次外地画展中接触到了通草画,从此便开始了在通草上一笔一画勾勒星辰大海的逐梦之旅,一晃就是13年。
胡家洪作画
10月31日,在武汉市江欣苑社区的非遗传承园工作室内,作为江夏区通草画非遗传承人的胡家洪,正在潜心创作通草画。“心中有图,落笔不悔;一彩一墨,皆是匠心。”胡家洪说。
通草切割成薄纸用来作画
胡家洪介绍,通草是一种植物,有清凉散热之效,主要生长于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将通草的茎髓切割成薄如蝉翼的纸张用来作画,则为通草画。
清朝中期,不少西方画家来到广州,把水彩画带到了中国。由于纸张海上运输受潮容易发霉。于是画商想着能否在国内找到一种纸张代替,就地取材寻找到了通草纸,通草纸在当时只被用来做假花、干花。一次偶然中,画师在“通草花”花瓣上上色,发现通透明亮、色彩艳丽,能展现出水彩画的立体感,于是创作了中国风土人情的画作,随着广州十三行运到国外销售,结果一炮而红。通草画就此孕育而生。
通草木
极目新闻记者在胡家洪的工作室内看到,通草木茎晒干后成圆柱状,通体白色,匠人直接用长刀滚切,这样一张张厚薄匀称的通草纸就切割完成了。“通草纸的制作也是非遗技艺,纸张的质量全靠老匠人的手艺。”胡家洪说。
胡家洪告诉记者,他作画用的通草纸,多购于扬州、泰国等地,价格不菲。因为通草切割工艺所限,通草纸的规格一般为长45厘米、宽18厘米,再大的规格就需要拼纸,所以难免有印痕,这就需要画师巧妙利用,使之与画作浑然一体。
通草作画装裱上色皆关键
“绘制通草画,通草纸的选料、药水泡制、裱画,以及构图的高矮和远近的透视是难关,其中最难的是装裱,这一步不过关,前面画得再好,也会前功尽弃。”胡家洪介绍。
药水泡制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通草纸湿的时候不加药水很软,加药水干了之后又易绷破,还可能翘起来,所以药水的配制是制作通草画的关键。
调配颜料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胡家洪通过拜师和无数次的试验,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掌握了药水配制关键,利用中国画的覆背纸技术,解决了纸张绷破起皱,装裱后的通草画更易保存。
作画上色
通草作画还有一个难关,那就是通草画纸极薄且光滑,不易上色。“一幅通草画需要上9道色,每一道色上完之后需要风干两到三小时,一套大的画作从下笔到成型得耗费1个月甚至更久。”胡家洪介绍,他采用的颜料是天然矿物质颜料,需要精心调配色彩。水彩颜料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经过光线的折射,能呈现出斑斓缤纷的效果。“一幅作品可以保存200年之久,色彩还是保持如初画。”胡家洪说道。
传承推广让通草画接地气
胡家洪介绍,2014年到2018年,他曾在一家民营艺术博物馆担任馆长一职,工作之余投入通草画的创作。
但因绘制通草画、通草纸选料、药水泡制、裱画,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2018年底,他决定辞职,潜心投入通草画的创作和传播。
装裱
在胡家洪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他创作的通草画作品包罗万象,既有军运会吉祥物、张之洞画像、一堂和气、建党100周年、抗疫必胜、江汉关大楼等大幅组合作品,也有老虎、苹果、人物肖像、风景画等小品,累计超过1000余幅。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创作之余,胡家洪还走进学校、景区景点、节日活动现场,推广宣传通草画非遗,让更多的人了解通草画。
推广通草画
“通草水彩画起源于广东,我们可以利用武汉的特色码头文化,拓宽创作渠道,让通草画更接地气。”江夏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太明表示,虽然通草画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高,但作为一门小众的非遗文化,在艺术形式上仍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风格,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江夏区文旅部门将在其保护、传承、推广上予以支持,鼓励其创新,让更多市民和百姓了解通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