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许汇源 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赵秀琳 通讯员冯鑫 段风华) 25岁担任项目负责人,30岁出任设计院副院长,35岁取得水工环高级工程师职称……来自黑龙江的许汇源,今年刚满37岁,就已身兼两职——鄂西地质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宜昌地质环境监测保护中心主任。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许汇源就加入湖北地质人的队伍,迅速成长为两支队伍的带队人。
30岁出任副院长 白手起家谋发展
2009年,25岁的许汇源刚参加工作一年,一纸调令,让他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转折点:从地勘院调到工勘院。没有工程勘察经验的他,相当于一切“从零开始”。凭着刻苦钻研的劲儿,他很快熟悉了业务,成为工勘院能够独挡一面的项目负责人,并于2014年出任工勘院副院长。
2018年,地质队推行一项重大改革,将工勘院中的工程地质业务与环境地质业务分离开来,新建地质环境监测保护中心,由许汇源牵头。人员如何分配?独立后工勘业务如何壮大?这些都成了横亘在许汇源面前的大山。
深思熟虑之后,许汇源找到了“分家”之道——“专业匹配,人岗相适”。他考虑到,作为朝阳产业的地环中心,更需要新生力量去探索;作为传统产业的工勘院,不能离开有经验的老职工坐镇。面对心存疑问的职工,他耐心解释,从地质行业形势到单位发展方向,再到职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总能让职工心服口服。2019年元旦地环中心正式成立,无一人质疑自己的岗位安排。
地环中心成立之初,许汇源坦承,“不是没有过迷茫”。深夜十点的办公室里,他依然扶额思考未来的规划,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画家,需要立即在一张白纸上绘就新的蓝图。
为了招才引智,他发动一切资源,成功引进注册土木工程师4名,填补了多年来注册岩土工程师的空白。经营重启,他坚持大客户经营策略,紧盯“重大项目、转型项目”的谋划与实施,2019年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均翻近一番及以上,2020年克服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创历史新高。
工作中的许汇源 通讯员供图
难题攻关能手:从实践中学习提升
“最有用的知识,一定不是在办公室里坐来的。”在生产中学、在实践中学,是许汇源提升自我的宗旨。
2009年11月下旬,许汇源担任四川省地震灾区石棉县唐家沟泥石流应急勘查的项目负责人,支援灾区重建。勘查区野外地质环境条件极为复杂,且区域基础地质资料少之又少,困难重重。为期两个月的严冬野外调查中,他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淌着刺骨的河水,沿着长达10公里长、落差2000多米的泥石流山沟跑了十几遍。忍着腿脚的刺痛,咬着牙,他用冻僵的手记录数据,反复调查、勘查和测绘。然而,报告完成,第一次作汇报时,却因不符合当地规范而被专家否定。
重来!许汇源立即投入到对四川当地规范、标准的恶补中,最终提交的勘查成果获得铁二院、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而在几年后当地发生的泥石流灾害中,许汇源的团队助力竖起的那面坚实的防护墙,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的铁山-还地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是国家级示范项目,治理设计的区块面积达10680亩,范围内灭失煤矿矿山有77家,地质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复杂,需对接部门多达16家。项目10月下旬签订合同,按正常速度来做,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而业主要求12月就要完成项目勘查及设计方案评审,这无疑是对身为项目负责人的许汇源的极大挑战。在黄石常驻的日子里,他跑现场、攻技术,每周至少一次汇报讨论,不断根据当地政府和百姓的要求和需求修改方案,两个月就做完了整个地形图测量、钻探、物探和勘查设计报告的编制。最终,该项目得到省厅专家的高度肯定:“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能编制这么详实的勘查报告!”
工作中的许汇源 通讯员供图
带队人的智慧:精心呵护每一粒“种子”
地环中心职工的平均年龄仅32岁,是全队最年轻的队伍,大部分都是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许多还远离家乡。“每一个年轻人都是一粒种子。”许汇源的视野从未离开过这些年轻人。他最想做的,就是带领这群新生力量不断进步,从而带动整个单位不断向前。
发现年轻同事情绪不佳,他及时谈心疏导;技术员遇到困难时,他第一时间慷慨解囊,发动捐款,为他们当好后盾。工作中,许汇源建立了“会商机制”。办公室、技术室、会议室,都是他们开展头脑风暴的场地。
吃完饭、工作间隙、下班前,只要有空,他便召集职工,从眼前的项目进度汇报分析到单位长远发展谋划,从发现解决问题到开展专题培训,大家的智慧和能力在一次次会商中碰撞、提升,结出丰硕成果:近三年来,他带领的工勘院获得局、市级奖项1项,技术奖项9项,获得宜昌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市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