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公益集市”。袁宏建 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天明 林霞)新时代文明实践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服务、效能的下沉?黄州区的答案是“资源联享、服务联办”。
10月31日,黄州区首届城乡结对公益集市嘉年华活动在陶店乡举行,西湖街道和陶店乡城乡结对、服务下沉,实现资源双向流动、共建共享。这也正是该区“资源联享、服务联办”的生动实践。
公益集市 赋能乡村激活力
“这个手工艺真是不错。”一大早,在“公益集市”现场“手工竹艺编织”的展台前不少群众驻足观赏询价。
当天上午,手艺人刘先生一共卖出了860元手工艺品。在它对面的“钟岗村黑山羊”展台前同样人头攒动,2300元的销售额农户只需3个小时就实现了。来自陶店乡各村的手工鱼圆、孔雀工艺品、湘莲、纯谷酒、鸡(鸭)蛋等土特产赢得了“赶集”群众的青睐。
手工竹艺编织。罗学珊 摄
在集市入口处的少儿跳蚤市场,西湖街道新港路社区冲锋小蚂蚁志愿服务队的小志愿者们摆出闲置的玩具、书本,吆喝声、还价声、嬉笑声,好不热闹……除了活动现场,陶店乡杨家湾村的萝卜种植基地也是热闹非凡。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州萝卜远近闻名。城区上百名群众驱车前来采购新鲜的黄州萝卜。
“伯伯,萝卜26块钱,我微信扫码给您转过去了。”市民高女士带着两个孩子体验了一把“拔萝卜”的乐趣。不到一个小时,农户卖出了1300斤新鲜萝卜,共计2600元。
据初步统计,参与当天上午集市活动的展销农户销售额近3万元。乡村有资源,城市有需求。“公益集市”搭建供需平台,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把城市的资源、消费向乡村导流,提升“造血式”惠农助农实效。
城乡结对 链接资源聚合力
为排队的群众进行义诊。刘琼 摄
“小朋友,把嘴巴张开,我看看你的牙根。”来自黄州城区一家口腔专科医院的医生依次为排队的群众进行义诊。活动当天,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链接社会资源、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小家电维修、义剪、美妆、修伞、拍照等便民服务。
“爹爹,把纪念章摆正,看我这里。”黄冈市摄影家学会的摄影师们为当地的老党员拍照留念。老党员们以党旗为背景,以“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为配饰,留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相较乡村而言,城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相对完善,社会资源更加丰富,如何把这种经验做法和资源优势下沉到乡村,交流平台显得十分重要。西湖街道30多支志愿者团队来到现场,深入群众进行热心服务。“余婶”“爱心妈妈”“看见西湖”等志愿服务队忙得不亦乐乎。黄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童文军表示,“公益集市”项目是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是可持续、能复制、有成效的好项目,以后全区范围内要做到城乡结对“一月一场”,促进文化、公益、服务、商业深度融合。
服务下沉 打通梗阻提效力
“瓜果皮核是厨余垃圾,塑料瓶罐是可回收垃圾……”在江夏经开环境垃圾分类的展台前,孩子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转盘知识问答。
“参与知识游戏还能获得奖品,太好了!”来自黄冈市明珠学校的小学生颜芯蕊高兴地说道。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各政府职能部门为居民免费提供健康义诊、金融防诈、科技下乡、民政救助、法律咨询、流动图书馆、科技大篷车等服务,让陶店乡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相应的服务。
孩子们参与知识游戏。 江耀龙 摄
“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要跟到哪里。”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殷霞认为,志愿服务只有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惠及群众,才能彰显服务效果和服务能力。黄州区通过城乡结对,让城市服务向乡村有机辐射,为群众提供精准、常态、便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活动,进而推动区域、乡镇、村社之间的资源互通互联。
黄州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在阵地建设、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培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坚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原则,因地制宜地建队伍、链资源、搭平台、做项目,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
在街道与乡镇设立试点,通过结对共建、优势互补的方式,共同构筑“五联”模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