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入库后关闭发动机、折叠后视镜自动存车,输入车牌号后5位等待取车……10月27日,前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立体车库存、取车的市民络绎不绝。
近年来,一座座智能立体车库“上天入地”。立体车库,被很多人认为是解决停车泊位紧缺的一剂“良方”。
立体车库使用情况怎样,对缓解城市停车难作用几何?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实地探访。
有的车库一半空着
下午2点,中南医院内科楼北面立体车库显示停车位所剩不多:“D2入口,剩余小车车位10个,SUV车位12个。”该车库由地上7层钢结构垂直移动车位构成,两套系统共提供停车位129个,总用地面积400多平方米。
“原来是传统平面自走式停车场,只能提供不到20个停车位。”车库建设方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区域经理刘功喜告诉记者。
“立体车库有助于缓解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停车场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武汉停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磊如是表示。
“每天上午8点到10点停车市民最多,会排很长队,经常9点就基本停满了,到了10点半取车的人才比较多。”保安张师傅说:“车库每天上午基本停满,下午来来往往车位使用率也很高。”
车库旁路边立着一个及膝的蓝色二维码标识牌。“车主可以扫码付费,也可以在出口道闸处人工付费,和路面停车收费一样,每小时3块。”张师傅说。记者观察到,该车库15分钟有10多位车主前来停车,三位车主取车后离开。
来到洪山政务服务中心立体车库,该车库共33层,可提供192个车位。“车库使用率很高,日均停车250车次,最多时达280多车次。”相关负责人周武介绍:“主要是为了方便前来办事群众,周一至周六白天开放。”
青山商场立体车库相关负责人许先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10月份刚开始正式营业,收费每小时5元,受地段、地铁线施工等因素影响,250个车位每天使用率只有二三成。”湖北民航大酒店立体车库负责人丰先生则表示,或是由于市民并未习惯立体车库停车方式,100个车位每天有一半是空的。
单个投资成本过千万
车主朱先生将车沿着凹槽开上停车平台,一旁显示屏提醒:“车已停好,车内人员、活物请退出。”
“把后视镜收起来。”张师傅提醒后让朱先生退出车库:“等下直接过来点取车键,输入车牌号就可以了。”
经过智慧识别车牌、车辆尺寸和活体检测后,搬运设备自动将车搬运至相应停车位上,取车时搬运设备已自动将车旋转掉头,车主可直接开走。
朱先生出库后准备直接离开,张师傅帮忙按下确认存车键,他说:“很多人是第一次用立体车库,没确认存车就走了,再就是一不小心就会撞上地面零件。”
“400个车位以内的车库,公司安排1人驻点维保,以便及时处置故障,维保人员的房租、工资等每年需花费约12万元,如果更换零部件则花费更高。”刘功喜说。
据介绍,这些立体车库建设成本均超过1千万元,且至少需安排两名以上保安进行日常引导。“洪山政务服务中心立体车库建设投资两千多万,每年安保人员、设备维护、保险等运行成本差不多需要90万。”周武介绍。
闲置车位资源待激活
目前,洪山政务服务中心立体车库每天开放10小时,周日休息,前3小时免费,此后每小时按3元收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以该车库7小时出租为例估算,一年收入约125.8万元,除去运行成本回本需28年。
投资贵,运行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武汉停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磊说,正因如此,现在资本大多在观望,进场意愿不强。他建议,通过政府补贴,或提高停车收费市场化程度,优化路内路外停车收费价格体系,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说起回报周期,同样以洪山政务服务中心立体车库为例,如果24小时开放,则可增加14小时使用时间,无疑将大大提高使用率,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大幅压缩投资回收周期。
从使用方看,在采访的7位车主中,有5位是第一次使用立体车库,对使用方法和运行规则不太了解,需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中南医院立体车库停完车的朱先生表示,停车时习惯于首先寻找路面车位:“在医院里转了二三十分钟没找到停车位,保安说这里有就过来了。”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路面停车,形成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实际上,智能车库技术、设计均已十分成熟,无感支付等功能也在推进中。”张磊介绍,武汉市1万多个停车场中已有2千多个接入武汉停车服务平台和易行江城APP。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平台,市民可及时获知停车空位信息,打通新建车位与存量车位,增加泊位有效供给。
以共享促资源利用最大化
据刘功喜介绍,深圳怡丰在湖北已建成约20个立体车库,其中绝大多数是政府投资的民生工程。城市土地和政府财力有限,如何让每一个泊位发挥最大作用?运营者还需要在精细化管理上做文章。
一方面是停车难,一方面是车位闲置。从根上治病,还要充分发挥管理的“智慧”。
“首先得摸清城市泊位底数,根据各区域实际需求与存量比例规划新建数量及类型,借助智能手段实现共享停车,形成有效管理模式。”张磊如是表示。
他山之石,借得借鉴。
广州利用办公、居住、商业等不同停车目的间时空差异,拿出一定数量车位实施共享停车。住宅停车场白天空位较多,写字楼和商场停车场夜间大多处于空置状态,时间上的互补可实现车位循环利用,将不同停车需求进行匹配。
具体来说,白天住户出门上班后,管理方指引附近购物者和上班族入内停车。住户回家前,管理方督促日间停放车辆离开。
根据停车场类型、停车时段、地区、时长制定差别化收费标准,按照“中心城区高于外围区域、重点区域高于非重点区域、拥挤时段高于空闲时段的原则”,对不同区域、时段、类型的停车设施差异化收费,以价格引导停车需求,进一步提高泊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
由此看来,既要缓解停车难,又要社会资本舍得投入,智能停车场需回归其市政基础设施本质,将更多主体、更广区域一同纳入管理范围,通过错峰共享等方式,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