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是磷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伴生物,每生产1吨磷肥,就会副产5吨磷石膏。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是一道世界级难题,大量磷石膏的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存在安全和环保隐患。
坚持“四个面向”、瞄准“未来赛道”。11月3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作为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技强省”战略的重大举措,支撑宜昌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三峡实验室已实质运行。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池汝安教授透露,将加大联合科研攻关力度,力争两年内将湖北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最终实现零排放。
科研助阵“变废为宝”
走进位于宜昌的湖北磷隆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国内首条磷石膏轻集料生产线上,原料磷石膏通过改性、搅拌、造粒等工序后,变成了磷石膏轻集料。轻集料可替代普通碎石,应用于混凝土或混凝土制品中。
在创新中实现绿色崛起,近年来,宜昌市不断推进重点试验项目,让磷石膏“变废为宝”。目前,宜昌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已达到41.1%。其中,磷石膏建材产品已走出宜昌,在武汉、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宜昌如何进一步攻克核心技术,彻底解决这道世界级难题?宜昌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峡实验室定位绿色化工,立足“宜荆荆恩”优势磷化产业基础,设置了磷石膏综合利用、微电子关键化学品、磷基高端化学品、硅系基础化学品和化工高效装备与智能控制五大研究领域、37类研究课题,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将建成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于一体的创新高地。
三峡实验室由宜昌市人民政府建设,兴发集团牵头,联合中科院过程所、武汉工程大学、三峡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宜化集团等11家单位共建,已整合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4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4个。学术委员会由19名权威专家学者组成的,其中院士7名。
三峡实验室在创新基金中专门设立磷石膏综合利用重大专项,开展相关研究,并将于近期筹建宜昌市磷石膏产业研究院。池汝安表示:“相信经过两年的努力,磷石膏的消纳比例能够大幅提高。三到四年以后达到零排放,也就是说所有的磷石膏都要用掉。”
让成果落地荆楚大地
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磷石膏综合利用作为建设区域科创中心的重要技术课题,宜昌努力蹚出一条磷石膏综合治理的新路。
9月9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宜昌召开《湖北三峡实验室建设运行方案》论证会,专家组高度肯定了湖北三峡实验室建设工作,一致同意湖北三峡实验室建设运行方案通过论证,建议尽快启动。9月29日,实验室明确了在创新基金中设立重大专项支持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截止目前,实验室围绕五大研究方向与相关单位先期启动了33项项目合作,总经费5256万元。
宜昌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危爱民介绍,三峡实验室采取“政府主导、省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方式,多渠道加大投入,引导参建单位和社会共同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主要投入方式为政府定补和企业投入相结合,以企业投入为主。这一创新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科研的实效性。目前,兴发集团投资5.2亿元新建研发中心,完成了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建设,第一批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已安装调试到位。106名实验室专职人员已入驻工作。
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展磷石膏热裂解制活性氧化钙和硫磺技术研究,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开展磷石膏水泥工业协同处置攻关,规划建设30万吨/年中低品位磷矿热化处理的工业化试验装置……扎根基础研究、强调成果应用,三峡实验室蹄疾步稳。
“顺应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需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为这些研究成果在企业尽快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池汝安坚定地说,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覆盖宜昌,还可以辐射全省、面向全国,一定能够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文俊 通讯员 杨晓伟 郑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