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左乙辰)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11月5日,记者获悉,随着殷祖白茶、刘仁八龙凤山庄、金牛蓝莓园、灵乡铁皮石斛等高效农业产业种植基地的良好发展,为村民提供务工增收的机会越来越多。
小桑蚕结出“致富茧”
“按照一年养5批蚕来算,每单元年利润可以达到1.5万元,投入6万元,年回报率在25%以上,两三年就可以回本了。”茗山乡京南村委委员余小勇算起养蚕账,看着村民将一团团雪白的蚕茧换成实实在在的钞票,他的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据了解,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增收,茗山乡成立调研专班,经过半年时间的深度考察和调研,动员各村流转土地220亩种植桑苗,并高薪聘请浙江资深养蚕技术员,实施“试点+推广”“推广+深加工”的产业链,大力发展蚕丝被、蚕丝品等深加工产品,打造种桑养蚕本土品牌。
“我爱人是京南村人,现在在京南村上班。我下岗后回乡发展养殖业,并参与了村里的养蚕工作。”京南村养蚕技术员姜小萍说。据悉,茗山乡现有20多个像她这样的技术员,养蚕技术员一天的工资在80元左右,养一批蚕从孵化到结茧最快只要21天,前面6天是集体育苗阶段,后面再由村技术员集体养殖,负责采桑叶、喂蚕、收茧。
一名技术员养一批蚕实际工作时间按15天算,收入1200元,一年养5—6批蚕,年收入可达6000—7000元,这只是他们兼职的收入,平时还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小孩,也可以干其他农活。
小小桑蚕结出“致富茧”,业旺民富,农民就业和增收有了保障,幸福感满满。
千亩油茶树结出“金果果”
村民们手捧油茶“金果果”。卫学平 供图
眼下,正是油茶飘香时节,大箕铺镇袁家咀村1000多亩油茶树进入采摘期。“茶树上茶花、茶果同时出现,是油茶树特有的现象。”袁家咀村支书姜鹏云介绍,从霜降时节开始,这漫山油茶林郁郁葱葱,白色的茶花和红红的茶果相映成趣,形成一道独特景观,吸引了许多市民慕名前来观光游玩。
据了解,袁家咀村山场面积较多,山中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质油茶生长环境。从2015年开始,该村一直在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建成了如今这个千亩油茶基地,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
“2018年油茶开始试果,今年油茶果进入丰产期。”油茶基地负责人曹庭雨指着油茶园一个个缀满枝头的油茶果告诉记者,油茶的采摘期很长,可采摘三十年,产量还会逐年增多。今年预计鲜果产量可达50吨左右,进行深加工后,总产值近20万元。
“这些年,村里采用‘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种植油茶。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千亩油茶产业,不仅绿化了荒山,美化了环境,更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油茶基地的建设和后期管理解决了大量群众就业问题。”姜鹏云说,下一步,村里计划继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对油茶基地进行规模化管理,利用油茶适宜观赏的特点,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万亩荷塘成村民“金饭碗”
保安镇荷花节期间荷田公园盛景。卫学平 供图
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是上世纪70年代的移民村。20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能干带领村民一心一意脱贫致富,把一个两港三汊的滩涂地、四省八县的移民村,建成了花香四溢的生态村和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农科村依靠全村人的勤劳、智慧,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全村428户2020人只有12户13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且都于2016年脱贫。”王能干介绍,农科村原来种水稻等粮食作物,市场饱和,价格起不来,每亩地的收益一般只有一千多元。经过实地调研,勘测试验,王能干决定在土肥水丰的土地上改种莲子。
“刚开始的那几年,收益并不高。到了2000年,市场需求旺盛,莲子价格上涨,村民们的收入就上去了。如今,莲子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必种品种,成为农科村的品牌。”王能干介绍,现在仅靠种植莲子每亩地一年的收益就有3000多元,同时,衍生而来的藕带、鲜莲蓬、小龙虾等种养殖还能获得每亩2000多元的收入,万亩荷塘已成为村民的金饭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大冶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吴映波说,我们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继续做大做强各乡镇业已形成的如:茶叶、油茶、桑蚕养殖等农产品产业项目,争取做到村村有主导产业支撑,户户村民可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走上乡村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