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奥数功底都不好意思过双十一”“凑单计算是门玄学,用计算器算账凑单的后果,是付款时发现热门产品被抢完”......“双十一”期间,并不是所有人都加入了这场购物狂欢。某社交平台“不要买”小组内,30多万组员们“反其道而行”,崇尚“能省则省”“理性消费”。
有着12年历史的“双十一”,曾因为“集中促销”“降价优惠”“直接半价”等,充分激发起广大消费者“剁手”的欲望,成为消费升级和经济活力的“晴雨表”。但近年来,不少消费者表示:“双十一”的“羊毛”是“越来越难薅”。大家对“双十一”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不再是一味地狂热,而是多了更多的理性和思考。在一些社交平台,关于“踩坑”“拔草”经验贴屡见不鲜。“不要买”小组能够在组建后有30多万组员,也反映出这些“人间清醒”的消费们对“双十一”态度的变化。
之所以会有人在“双十一”丧失购买欲,“套路”太深是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付款方的消费者,原本只需根据自己的喜好、品牌、质量、款式等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即可,如今却要为了弄清楚各种满减优惠、领券凑单、预售折扣等绞尽脑汁。
在海量“优惠”信息的裹挟下,几乎没有人能扛住直接放弃而产生的焦虑与不甘,但堪比“奥数”的“薅羊毛”规则着实让人格外“心累”。加上依然有商家悄悄在“双十一”前夕涨价、商品预售期过长、直播间蹲点折扣、凑单才能用券等等,各种“套路”花样百出。为了买到预想的价格,为了凑到最优惠的单价,消费者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花出去的钱,很有可能早已大大超过优惠本身的价值。
还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双十一”抢购的场景。那时候还在读书,和几个室友窝在小小的宿舍熬到零点付款,直接五折优惠带来的爽快与满足,总能瞬间驱散眼睛都睁不开的倦意。如今,能够直接半价的“双十一”已成为历史。今年“双十一”前一周,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近几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投诉情况,梳理了一些关于购物、维权等事项,旨在敦促各类电商经营者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提醒消费者保持冷静、克制冲动、避免钱款被骗。
最适合自己、最实用的东西,才是最“优惠”、最值得买的东西。一些消费者在反感“套路”、被复杂“规则”劝退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受狂热抢购模式裹挟而买来的东西,是否真的是自己需要的。盲目跟风、冲动消费的结果,可能确实能够买到一些低价商品,但冲动消费与实际需求往往是脱节的,很多辛苦“凑单”“抢购”的东西,可能最后只能变成永远用不上或只用一两次的“囤货”。再者,每个月几乎都有电商平台在做活动,也有很多直播间、短视频平台可以买到打折商品,挤在某一天抢购更显得没有必要。无止境地疯狂“剁手”买买买,还有可能让自己陷入“月光”甚至借贷困境。
同时,市场需要的消费,是良性、有活力、能持续的消费,一时的购物“狂欢”并不足以支撑整个消费的升级。面对日趋理性的消费者,电商平台、商家不妨拿出更多更直接的诚意,以更大的“黏性”实现对客户更长久的吸引。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小草(武汉江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