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发展气场
生态铝产业园
光电科技产业园
文体中心
容城新港正式开港作业
火火的龙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这个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回望“十三五”所取得的成绩,展望“十四五”确定的发展目标,坚定信心,鼓起勇气,迈向新征程。
2020年6月12日监利撤县设市。过去五年,监利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稳居荆州前三,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贡献奖。与岳阳在湘鄂两省率先完成“跨省通办”,组织开展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等一批国家级改革试点,捧回第二届湖北改革奖。连续三届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监利面点师、监利玻铝商成为国家级劳务品牌。
五年来,监利人民奋勇拼搏,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长江中游创新型中等城市和荆州市域副中心创造了良好条件。
工业集群
奋力后发赶超建设工业强市
2020年监利市GDP是288.75亿元,全省GDP过300亿元的县市区有36个,过500亿元的有16个。后发赶超是监利最大市情。全省大力实施“三百工程”,力争到2025年GDP过50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25个,过1000亿元的达到5个。在这个大背景下,监利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形势。
监利市科技经信局副局长刘江平说,监利要想实现县域突围,最大动能在工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补齐工业短板,成为监利今后发展的不二选择。
目前监利形成“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城东工业园已建成35平方公里,新沟、朱河、白螺三个乡镇分别建有工业园。
监利积极优化产业布局,以城东工业园为主阵地,做大做强生态铝、光电子、纺织服装、家居建材等“园中园”,推动朱河工业园打造水产加工强镇,推动新沟工业园重振全省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强镇雄风,推动白螺工业园做大造纸包装及大宗物流产业规模。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监利形成农产品深加工、铝型材料、光电科技三个主导产业,医药化工、家居建材、纺织服装三个成长产业。其中生态铝产业和光电子产业有集群发展态势:华中生态铝产业园累计入园项目84个,投产40个,获得“中国铝型材特色产业园”“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园”“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荣誉称号;光电产业园累计入园21个,投产17个,生产中大尺寸商用显示屏,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
监利现在最大税收的企业是一半天药业,今年前9个月企业税收就达到1.3亿元,成为监利第一个税收过亿元的企业。
监利现在最大工业招商项目是玖龙纸业,落地白螺工业园,总投资205亿元。
刘江平说,监利发展工业,必须壮大龙头,服务好玖龙纸业、一半天药业、南桂铝业等;必须盘活存量,支持“福娃集团”“监利粮酒”等一批本土“老字号”纾困重整,让老品牌走出新路子。
监利对标先进地区,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办理”“一次办好”,切实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农业升级
加速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监利是农业大县,主要体现在面积大、产量高;市场主体多,产品丰富;生产组织模式优,效果好。
监利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兵介绍,监利紧靠长江和洪湖,水系发达、土地肥沃,耕地面积264.35万亩,其中农田212.05万亩,虾稻共作模式面积108万亩,是全国水稻第一县、湖北粮食第一县,2020年粮食总产129万吨,成功实现粮食产量“十六连增”。全市小龙虾销售达15万吨,加工储藏能力10万吨。
全市农业市场主体400多家,形成农资供应、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测土配肥、统防统治、机械收割、烘干储存、订单收购、原料精深加工等链条化服务模式。通过水稻全产业链服务,农民每亩节约成本约80元,提高单产50公斤,每亩节本增收 450 元左右。
近些年监利与部分高校合作,推出“双水双绿”生态种植养殖模式,亩平利润2500元,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得到群众认可,实现“粮食提质、龙虾增量、农民增收、生态安全”四重效益。在粮食提质上,虾稻米化肥使用量减少10%,是绿色生态稻。在龙虾增量上,小龙虾产量达到15万吨,高居全国首位。在农民增收上,每亩田小龙虾正常情况下平均增收1500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植水稻高2至3倍。在生态安全上,相比只养虾减少养殖尾水污染,相比只种稻改良土壤条件。
刘兵认为,监利农产品加工集群初具规模,但停留在卖原材料的初级阶段,当务之急是要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监利作为农业大县,要向农业强县迈进,关键是要提高农业投入与产出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监利现有“监利大米”“监利猪”“荆江鸭”“监利黄鳝”“监利河蟹”等5个地理标志商标,今后要在“监利大米”“监利小龙虾”等区域公共品牌之下,继续培育一批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同时刻不容缓推进农业产业化,融入省级重点农业产业链,引进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由农业生产基地向制成品加工基地转变。
刘兵介绍,全市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 “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推进第一批43个乡村建设。升级改造“四好农村路”,率先实施长江岸线管理员制,水环境考核长期处于荆州前列。每月常态化开展“全民清洁大扫除”活动,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建成。垃圾处理、道路养护、绿化管理、渠道整治“四位一体”管养模式推广落实。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大面积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正在由一种身份变成一种职业,由种田谋生变成多元发展,由传统生产变成专业化生产。
城乡同治
高水平建设荆州市域副中心
监利是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的节点城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湘鄂两省跨江合作“口子县”。监利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了两个发展定位,就是荆州市域副中心功能定位和长江中游创新型中等城市目标定位。前者是荆州市委对监利的期望,后面是监利自己规划的蓝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撑。按照规划,到2030年监利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
“做大城市体量,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建设荆州市域副中心。” 监利市住建局局长何劲松介绍,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首先就要突出规划引领。
监利在城市建设方面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注重质量”原则,编制县城总体规划,坚持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杜绝乱修乱建现象。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科学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分层次、差异化、成批次地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扩大城市规模,监利县城将适度向北延伸、积极向西扩展,逐步改善城东基础条件,使中心城区由南北椭圆形向东西带状型发展,增加城市长江岸线的长度,增强城市与长江的依偎度,强化栖水而居、滨江而生的城市特色。
完善城市功能,城东片区以工业生产、物流园区和研发基地为主,城北片区以行政办公、教育文化卫生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城南老城区以居住、商业和休闲服务为主,城西片区依托城南老城区开发商业居住,做到疏散老城区居民与吸引农民进城并举。
实现产城融合,以产业增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以产兴城,推动人口集中、产业聚集、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在保障农民权益前提下,引导鼓励农民进城。
何劲松介绍,监利将抢抓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重要机遇,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宜居城市、安全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
科学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推动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疏挖连通城市水系,保持河湖水系自然连通和流动性;加快启动林长河湿地公园生态综合治理、长江外滩景观建设、锦沙湖湿地公园建设等项目。
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文体中心、市民之家、容城港区新洲码头、荆南学校、人民医院扩建、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搬迁、天府庙市场综合改造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谋划商业商务、城市综合体,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市场体系、物流配送、公共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民生共享
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斗中,监利人民充分看到了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原则和博大胸怀。
面对生命危险,监利1937名白衣战士集结逆行,琼粤两省81名医护人员千里驰援,党员干部日夜坚守,人民群众守望相助,40天内确诊和疑似病例清零,50天内住院确诊病例清零。监利精神、监利力量、监利担当,在这场殊死较量中得以充分彰显。
2020年,长江5轮洪峰过境监利,市内还遭遇8轮强降雨袭击。60天汛期内,全市2万多名党员干部群众经受最大洪水和强降雨双重考验,兑现“不垮一堤、不溃一垸、不亡一人”的承诺。
监利财政过去5年在民生方面支出累计267亿元,占支出的86%。“政府再怎么过紧日子,也要让孩子上好学校。”教育文化支出56.53亿元,完成141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35所幼儿园新改扩建,新建城北小学、朱河高中、新玉沙中学,改造监利一中,扩建尺八中学等。
监利还投资19.2亿元建设27个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城乡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整合资金10.92亿元,全面提升水利防汛抗旱能力。江北高速、武监高速相继通车,对外交通网络逐步完善。监利至华容长江大桥进入国家规划,容城新港开港运营,庞公路拉开城市框架。
大力发展就业,监利面点师、监利玻铝商成为国家级劳务品牌,居民存款余额在荆州综合排名第一。完善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等“大救助”体系,完成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均居荆州第一。
五年来,监利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对象全部如期实现脱贫。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策划:监利市委宣传部
文:万曙光 宋从峰 胡雪飞
图:监利市融媒体中心 监利市摄影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