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我国第一代大型反潜巡逻机水轰5成功首飞,这一历史时刻被载入共和国国防史册;
时隔44年,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于7月26日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实现海上首飞,震惊国人,闪耀世界。
从“雄鹰”振臂到“鲲龙”腾飞,万丈光芒的背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以下简称“特飞所”),在湖北荆门刻录下航空报国的足迹。
安家荆门
“当年条件艰苦,为了早日完成水轰5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大家主动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工作进度很快。”10月8日,80岁的特飞所退休职工宋明德说。
1961年11月,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组建了海军特种飞机研究所。1968年3月20日,国防科研体制调整改组,当时的解放军第六研究院决定,将水上飞机的研制任务从大型飞机设计研究所分出,重新组建水上飞机设计研究所,肩负起研制水轰5的神圣使命。
从祖国各地抽调的133名科技人员以及62名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场“大会战”。
在青岛市借用的海军第二航校的营房里,大家绘就了代号为“605”艰难起飞的第一张蓝图。
“国外技术封锁、国内经济困难,没技术资料,没有研究基地,就连职工宿舍和办公室也没有。但大家都很高兴,为自己能够从事为祖国航空工业填补空白的伟大事业而高兴。”宋明德说。
1969年,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605所在荆门市罗汉山脚下海慧沟安营扎寨,开始水上飞机研究基地的大规模建设。
“当时海慧沟是武汉军区养马场,交通不便、水电不通,除了几个马棚,没有任何可利用的办公设施,一切都要从头开建。”宋明德说,大家边建设边工作,尽管住在马棚、吃在芦席棚,依旧干劲十足。
宋明德回忆,1971年开始,大批科研人员进驻海慧沟搞设计和试验工作,当时简易办公楼刚盖了几栋,宿舍还没建好,许多科研人员晚上就住在办公楼。
“海慧沟荒凉又靠近林场,晚上偶尔听见狼嚎叫,很吓人。”宋明德说。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这个特殊群体用坚强的意志承载着神圣的使命,成功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大型水上飞机。
1976年4月3日,水轰5在荆门漳河水库首飞成功,填补了我国飞机制造业的一项空白,这一天载入共和国的史册。中国人腾飞大海、翱翔蓝天的梦,终于实现了!
海天梦想的“缔造者”
水轰5总设计师王洪章之子王少军说,父亲一生中最放不下的就是中国的水陆飞机事业,弥留之际曾两次说着“天”。
“父亲是想象中国水陆两栖飞机早日飞上蓝天。”王少军说。
如今,这一切已成为现实。
2018年10月20日,中国研制的世界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荆门漳河水库的首飞成功,举世瞩目。
AG600与运20大型运输机、C919大型喷气式客机一起,并称为中国的“三大飞机”。比起两位“兄长”,AG600似乎没有那么声名远播,但其研制难度和意义,一点也不亚于前两位。
“鲲龙”有翼,是一艘会飞的船,行驶速度是救捞船舶的十倍以上;“鲲龙”有舟,是一架会“游”的飞机,除了在水面低空搜索外,还能在2米高海浪有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救援行动,为开展中远海水上救援、远洋航行安全巡护提供了有效手段。
要研制这样一款“能飞能游”的飞机,其难度可想而知。
从制定方案不知如何下手,到拿出成熟的研制总方案和实施计划,AG600研发团队花了整整三年。
“从‘一无所有’到飞机船体设计定型,我们仅用了20个月。”中国特飞所水动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彬说,研发期间,他和团队共开展了80余次模型制作、修型、试验工作。
十年育快马,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用4000多个日夜坚守与无数个不眠之夜让世界看到了“鲲龙”的英姿,看到了“航空强国”的力量。
如今,水面飞行器、浮空飞行器、通用飞机……特飞所缔造了产业化、系列化发展的传奇。
“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代又一代特飞人,从未忘记‘航空报国’的初心,我们要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接续奋斗。”吴彬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通讯员 杨德义 梅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