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畅 通讯员 程书雄 刘慧 闫庆
11月17日,清晨,薄雾渐散,一个瘦削的老人出现在乡间小路。他是武汉市新洲区轻骑兵宣讲团成员董东林。此行,是为了给隔壁村讲述新洲李紫苏区的革命斗争历史。
将社会各层次力量整合,“新洲轻骑兵”宣讲团已建立区、街(镇)、村(社区)三级宣讲网络共200余支宣讲队伍。不少受聘的宣讲员就生活在百姓当中。宣讲不拘场地人数,用乡音传党音,增强了亲和力和感染力。
骑个自行车就来了
“好,我明天上午8点准时到。”
11月16日,董东林接到陈家田村党支部的电话,邀请他给村民和学生上一堂红色传统教育课。
董东林72岁,50年党龄的老党员。其父去世前,将自己一本讲解笔记传给他,子承父业,他接力担任凤凰镇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
“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董东林用浓浓乡音,绘声绘色地描述当年农民自卫军队员手持刀矛,参加“黄麻起义”的情景。当地组建的李紫苏区,支援前线作战。
讲解后,董东林又带着大家来到肖家田湾,探访红军操练战斗的场所,一株高大的“红军树”上留有不少弹孔,至今依稀可见。
“我们打个电话,董老骑自行车就赶过来了。”陈家田村党支部书记刘真祥说,这样的宣讲随时开讲,真接地气。
“轻骑兵要突出一个‘轻’字。”区委宣传部宣文科科长程新刚介绍,该区特意在红色遗址留存丰富的村落培训了一批村级义务宣讲员,点亮红色记忆。“他们随叫随到,‘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身边人讲身边事
11月9日,新洲区统计局主题党日上,来自新洲四中的“中国好人”吴仲宏给大家讲述三代师生上演“愚公接力”,扎根武汉最偏远高中的感人事迹。
新洲四中四周被稻田包围,是武汉市唯一不靠集镇的市级示范高中。
“学校大部分是农村学生,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外面的世界。”吴仲宏等三代老师大学毕业后,选择接力回乡教书育人。
活动结束后,不少党员主动过来互动交流。区统计局副局长游红利说,自己的哥哥就毕业于“稻田中学”。“这样‘烟火气’的宣讲非常有感召力。”
新洲是革命老区,民风淳朴,涌现一大批“中国好人”“荆楚楷模”和先进党员。他们来自群众熟知的、身边的榜样。新洲区聘请这批模范“现身说法”,分赴田间地头、工厂学校、街道社区,面对面忆党史、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
“这种形式蛮受欢迎的。”吴仲宏老师说,各单位口口相传,他一个月就接到了6场宣讲邀请。
带着泥土芬芳
“现代农业真不错,带动致富一大波。”“示范田实在火,吸引小青年回乡落脚。”9月17日,新洲区楚剧团新创作剧目《好一片绿洲》,来到三店街巡演,一句句顺口溜引起台下哄堂大笑。
该剧演绎古河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旅的变迁,生动展现了基层党支部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散发着浓浓泥土芬芳。
“备受激励。”主人公原型李益洲与现场150余名观众共同观看演出。
“我们既是演员,又是宣讲团的骨干成员。”主人公扮演者、区楚剧团团长童文春说,为了让百姓喜闻乐见,他一直琢磨改进表现形式。经过精心编排,将新洲民歌与楚剧传统声腔艺术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
轻骑兵宣讲团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三句半”“龙丘皮影戏”“八十八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演艺形式,结合党史知识,编写歌词编排节目,活泼又走心。
新洲区选择将军山、凤凰烈士陵园、涨渡湖抗日根据地等13个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教学场地,由党校青年教师担任主讲人,脚本创作、现场拍摄、后期包装等,精细打造系列红色微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