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这口气缓过来了。”近日,湖北一公司按捺不住兴奋:得益于武汉纾困贴息贷款,该公司成功中标价值1亿元的污水处理项目。武汉市财政局介绍,全市金融机构已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发放纾困贷款7.2万笔、2000亿元,财政贴息预计超过31亿元。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遭遇较大冲击,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关键时刻需要“政策输血”。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从九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其中明确,要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用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月初,湖北省政府发布《纾解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若干措施》,从“大力拓宽融资渠道,纾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等四方面提出24条具体举措。旨在增强全省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引导更多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着力纾解融资难融资贵突出问题。
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一条条“含金量”充足的惠企纾困政策,彰显关键时刻鼎力相助的决心。
纾困也要讲艺术。要精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找到困难的症结处,知道卡在哪里、因何而卡。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为企业多想一步,多做一点,才能及时发现政策暂未覆盖到但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时间也是企业生命,纾困更是宜早不宜迟。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好政策要快落地才有效果。如果决心很大,出台力度很大,但执行起来慢慢悠悠,落实效果较弱,那也是水中月、镜中花。纾困不能搞“大水漫灌”,每分钱都要花到刀刃上,才能让市场主体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稳,则大格局满盘活。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大格局的一分子,精准及时的支持政策,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次考验。平时好话一箩筐,也不如在企业遇到困难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少取、多予、服务、培优,努力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减轻企业负担,把帮扶做到企业的心上、矛盾的根上、问题的点上,自然就擦亮了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