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通讯员 钟星
“我们家里保存有父亲在60多年前获得的立功奖状,想捐赠给档案馆。”近日,武汉市民廖彩霞女士致电武汉市档案馆,希望将父亲生前的一些立功奖状、抗美援朝纪念册等捐赠给档案馆。
11月28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档案馆获悉,经过档案馆工作人员反复考证确认,廖女士一家提供的纪念册和喜报极具史料和保存价值,该馆决定永久收藏。
69年前的纪念册见证抗美援朝历史
11月23日,极目新闻记者跟随武汉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来到武汉市江汉区新湾路长春小区,在廖彩霞的母亲耿玉华家里,廖彩霞和哥哥廖东虎、母亲耿玉华向记者讲述了家里珍藏的抗美援朝纪念册和立功喜报的来历。
廖彩霞告诉记者,父亲廖留根之前是一位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1951年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斗,打过上甘岭战役。这次捐赠的档案全部为父亲生前的遗物,包括父亲当兵时期的奖状、纪念册、老照片等。
捐赠给档案馆的史料中,最珍贵的是一本与抗美援朝有关的纪念册,上面写着“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两周年纪念册”,落款写着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时间为1952年10月。
武汉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查找史料后介绍,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三次赴朝慰问,第一次赴朝慰问的时间为1951年3月12日至5月底,第二次赴朝慰问的时间为1952年9月18日至12月5日,第三次赴朝慰问是在实现朝鲜停战、抗美援朝作战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组织的,于1953年10月4日赴朝,12月18日回到北京。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第二次赴朝慰问是三次慰问活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慰问团多次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线,到达道峰山英雄营、马良山英雄连、“三八线”尖刀英雄连、牛角峰英雄连等单位慰问演出。这次慰问后不久,上甘岭战役爆发。
廖彩霞告诉记者,父亲是2003年去世的,他们也是零星听到父亲说起打仗的一些经历,他很少讲到战场的个人如何英勇杀敌,但却经常提起他的战友。极目新闻记者翻看这本有点发霉的纪念册看到,里面张贴了廖留根自己及很多战友的老照片。
说起廖留根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耿玉华难掩激动:“听他说,当时慰问后不久,上甘岭战役就打响了,在那次战役中,他的小腿受伤,一颗子弹一直留在腿上。”老人介绍,她看过《上甘岭》电影,感觉拍得特别真实。
武汉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本保存了近70年的纪念册,是抗美援朝历史的一份见证,慰问团赴朝慰问,饱含了军民鱼水情,大大激发了前线战士的斗志。“这本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的纪念册能保存至今,说明父亲对抗美援朝这段浴血奋战的历史一直铭记在心。”廖彩霞动情地说。
55年前的立功喜报保存完好
此次被武汉市档案馆收藏的除了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两周年纪念册外,还有老兵廖留根生前的一张立功喜报。
“贵府廖留根同志在训练中,因成绩优良获得二级优等射手光荣称号”给予奖励,特此报喜,并恭贺全家光荣。”落款日期为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这封寄给了廖祖坤先生的喜报,至今已经保存55年了,虽然纸张有点发黄,但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喜报上的每一个字。
廖东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廖祖坤是父亲廖留根的叔叔。廖东虎说,父亲由于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由叔叔廖祖坤带大的。父亲的老家在安徽太湖,这封喜报寄到了太湖的老家。几十年过去了,喜报一直保存得很好。
十多年前,廖彩霞和哥哥廖东虎回老家省亲,廖祖坤的后人将喜报转交给了他们。“我看到这个喜报蛮有纪念意义的,我就自己装裱了一下,安上了镜框。”廖彩霞说,每次看到喜报,心中就为父亲的军人生涯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父亲在部队里是一名优秀的士兵。
光荣之家走出三代军人
在廖家,抗美援朝老兵廖留根的精神一直传承了下来。廖东虎告诉记者,在父亲的影响下,弟弟也当了兵。
2011年7月,廖东虎的儿子廖兆琪读完大专,看到学校组织大学生征兵宣传活动,他毅然报名参军。至此,廖家走出了三代军人。“儿子去当兵,除了受我父亲的影响外,也是在替我实现了当兵的梦想。”廖东虎欣慰地说。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在廖东虎家,“光荣之家”光荣牌匾挂在了门头。廖家所有家庭成员都以军人之家感到光荣。多年来,一家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严格要求自己,遵循廖留根的教诲,不给组织添麻烦。
这些年,组织对军人及家属非常关爱,给予各种关怀,但是82岁的耿玉华很少提要求。“现在党和政府对军人及家属很优待,与过去相比,我们现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对晚年的生活,耿玉华很知足。儿女靠着自己本事成家立业、子孙满堂,老人安享天伦之乐。
“儿子现在入伍10年了,在部队也立了新功,没有辜负他爷爷的期待。”说起儿子在部队里成长的经历,廖东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一家三代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
不少家庭档案被档案馆馆藏
为何想着把父亲生前的物品捐赠给档案馆?廖彩霞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前不久她在网上看到的一则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一等功臣奖状入藏武汉市档案馆。
“看到这则信息,我就想着我们家里也有立功喜报,是不是也可以捐赠给武汉市档案馆。”廖彩霞说。她的提议得到了母亲和哥哥的一致赞成。很快她与武汉市档案馆取得了联系。武汉市档案馆迅速派工作人员前来查看老兵立功喜报的时候,发现老兵家里还保存有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两周年纪念册。
武汉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经过仔细考证,这两份档案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11月23日,武汉市档案馆向耿玉华及家人颁发了捐赠证书。武汉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档案馆决定永久收藏廖家捐赠的这两份珍贵档案。
家庭档案能入藏档案馆,廖家一家人也感到光荣。“武汉市档案馆是为国家存档,将抗美援朝史料交给档案馆收藏,我们放心,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人知晓这段历史。”廖家一家人还表示,如果家里还发现有史料价值的证书奖章等,还会继续捐赠给武汉市档案馆。
据了解,武汉市档案馆不仅具有一流的档案保管条件,还能对相关档案进行开发利用,挖掘其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
武汉市档案馆提醒,有捐赠意向的市民可联系该馆征集编研部,电话027-82784374,届时该馆工作人员对接,收藏后颁发捐赠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