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开智 沈嘉达 江沈林
应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之邀,由黄冈师范学院集体创作、融红色文化和教师教育题材为一体的大型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进京参加“戏剧中国”优秀剧目展演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戏剧展演活动,于10月19日、20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连演两场,获得好评。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侯露担任编剧,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辉担任导演,历经三年精心打磨,以黄梅戏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深厚报国情怀,诠释、宣传和发扬红色精神,生动感人,韵味悠长。
首先是题材新颖,立意鲜明。从校园音乐剧创作来看,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开始积极创作音乐剧,或对红色经典故事重新改编,或对重大历史题材进行艺术再现。《霜天红烛》这部黄梅戏音乐剧,从剧名看,“霜天”象征着严酷复杂的环境,而“红烛”这一意象,既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蜡炬”意象的演化拓展,也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奉献”“牺牲”精神的隐喻和象征。从剧作内容看,全剧实现了对乡村教育和红色校史的双重聚焦,以小见大,以黄冈师范学院红色校史为背景,以百年老校“甘于坚守”为主题,讲述了以女主人公黄师兰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坚持办学,“一根教鞭伴终身”“薪火相传、初心不改”的感人故事。《霜天红烛》既是黄冈儿女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教育历史的缩影,也是朴实淳厚的黄冈儿女矢志报国的生动写照。
其次是叙事精巧,扣人心弦。音乐剧不同于其他歌剧的特点之一就在于以故事情节和音乐打动人心,打造一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音乐剧,一定要讲述一个好的故事。《霜天红烛》剧作一开始,女主人公黄师兰逃婚要上黄州府学堂的情节就深深吸引观众,制造了悬念,既为那位未娶成的男主人公潘道纯后来的出场及误会打下铺垫,也为她与罗培刚的爱情埋下伏笔。但是剧作又超越了简单的女子逃婚再嫁模式,而是巧妙地将女主人公黄师兰的逃婚故事升华为坚守教育初心、矢志报国故事。剧作以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为切入点,历经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等历史事件,将“小我”融入“大家”之中,既有个体的恩怨情仇,更有潘道纯等人物群体深厚的爱国情怀,富有美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再次是角色塑造丰满,真实感人。音乐剧要叙述故事,设计情节,必然要塑造人物,只有这样,剧作才引人入胜。音乐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要有自己的形象特征,这些形象特征的塑造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服饰、妆容、对白来表现,也可以依靠舞蹈动作来实现。以剧中黄师兰来说,其坚决逃婚要去上黄州府学堂,黄师兰对母亲说:“娘,我是疯了,我想读书想疯了。”这样,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一个敢于冲破封建观念不受礼教束缚的女子形象。面对黎校长和各位校董的现场考察,黄师兰奋笔疾书,写下《投师铭》;面对意中人罗培刚,她敢于热烈表白,情感炽热;当得知心爱的丈夫罗培刚不幸遇难牺牲,她的凄凉的唱腔加上婉转的舞蹈动作,令观众动容。剧作最后,她依然要把自己的女儿也送往苏区学校任教,体现的是她对师范教育的忠诚执着。正是无数个黄师兰坚守三尺讲台、奉献毕生心血,才能让“万千红烛遍鄂东,光照山乡到如今”。
最后是声乐舞蹈融合,引发观众共鸣。音乐剧作为一种视听综合艺术形式,在表演过程中要与观众进行情感层面的交流,其核心在于引发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艺作品感染观众的作用,起到良好社会效果。开场的“一山复一山,一岭高一岭。学堂遍黄冈,处处读书声。百年老师范,代代铸师魂。初心似红烛,不畏霜天永放光明”主题曲,明亮雄浑,起到总括全剧主题的作用,奠定了基调。整部剧作将黄梅戏唱腔与现代音乐剧相结合,剧作音乐在保持浓郁的黄梅戏韵味的基础上,采用独唱、重唱、混声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融入《北伐军军歌》《送别》等歌曲元素,使得音乐具有强烈的厚重感。舞蹈设计方面,教鞭舞以黄梅戏为基调,加以学堂乐歌曲调之融合,生动地诠释了当时黄州府师范学堂勃勃生机和莘莘学子热爱学习的向上风貌。红烛舞更是直逼人心,在暗淡的蓝色冷色调渲染下,演员手捧红烛起舞,曲调凄美悠扬,表达了主人公黄师兰对已逝丈夫的思念,更有力地歌颂了高尚的红烛精神,升华了主题。当然,这也是对剧中的黎校长教育学生“聚来一堂清风,散去满天星斗”的呼应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