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龚雪、通讯员侯蓓)12月22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等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行,线下会场设在黄石华新水泥厂旧址,德国、英国、智利等国内外专家线上发表主旨演讲。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高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是未来5年要完成的重点任务之一,力争在资源整合、要素供给、项目实施、高效管理、人才保障、环境营造、持续发展、宣传教育等方面推动形成政策合力,逐步建立健全国家工业遗产管理体系。
黄石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3000年矿冶文化积淀,保留了大量工业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时代跨度长,而且类型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属罕见。黄石工业遗产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一系列遗产点构成,是矿冶文化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活化石”。其中,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上下落差最大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铁矿石露天人工采坑,世界第一高陡边坡。汉冶萍煤铁厂于1917年兴建,现完整保留两座1921年建成的美国固定式化铁炉,是我国最早的钢铁冶炼炼炉。华新水泥厂旧址现存世界上仅存的3台湿法水泥旋窑设备、两台四嘴装包机等生产设施及生产线、运输线、厂房和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见证了一段辉煌的工业历程。
目前,黄石工业遗产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是我国首次将工业遗产列入这一名单。黄石境内已纳入市级以上保护的工业遗存达14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