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宣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主办的2021新时代乡村阅读盛典上,全国18名“乡村阅读榜样”受到表彰,其中就有枝江市百里洲镇岛上书店的创始人陈木兰。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百里洲人,为感恩回馈家乡父老,助推家乡全面发展,陈木兰紧紧抓住文化这一核心要素,通过创办免费阅读的书店,为岛上人民带来了精神文化大餐,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希望之门。
文化能够浸润心灵,慰藉情绪,开拓眼界,增长智慧,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文化这一精神之“钙”,乡村振兴就会“四肢不稳”,就会得“软骨病”,就不能行稳致远。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只有乡村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才能实现乡村长久的兴旺和发达。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大力挖掘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打造“接地气”的文化活动。秭归屈原镇乐平里是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更是三闾骚坛诗社的诞生地和推广地。每年端午节期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诗友齐聚一堂,共享诗歌作品。他们有的是专业的诗歌创作人,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诵屈原的名篇,有的就是当地普通的村民,用土腔土调吟唱自编自写的原创作品,他们中有古稀老人,也有总角少年,虽然职业、年龄、创作水平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怀念和传承屈原文化,歌颂当下的美好新生活。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借助新兴媒体,动静结合,全方位展示乡村之美。当下,新兴媒体突破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功能属性,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运用现代的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能够将每个人感兴趣的内容及时推送至各自手上,同时借助互联网的聚集效应,能够让乡村的众多美食美景迅速传播,引发关注,进而成为大众的“爆款”,变身为“网红打卡地”,持续性地助力乡村旅游,乡村休闲,乡村农产品销售的强势崛起。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还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树牢主人翁意识,共同书写家乡的美好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在人,关键也在人,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朋友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角。只有不断提升农民朋友的自治意识,通过树立村规民约,设立村民红黑榜,建立公益劳动积分制等措施,让广大村民朋友自觉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汇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让乡村发展红利更好的惠及到每一位村民。
乡村文化承载着老百姓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教育引导着广大乡村百姓的价值取向,只有大力提升文化之魂,才能使乡村振兴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瑾(宜昌秭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