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铺开,各媒体报道的实践案例层出不穷,其中,新华社报道的甘肃省渭州学校课外实践活动尤为突出。对于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人而言,亮黄校车穿行绿野,稚子笑颜映衬蓝天的场景,无疑是极具感染力的。
渭州学校整合资源,精排课表,办起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全校4000多名学生,从繁重作业和课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将田野变成课堂,于自然中撷取智慧,在实践中学会求知,在生活情境中埋下探索之芽。
此类亲近“田野”的活动,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为深化“双减”意义开辟了新的思路——将“减”下的时间“加”进实践,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串联,鼓励学生暂时放下纸笔,让手脚动起来,脑子活起来,思想热起来。
但若要广泛参考这一模式,我们也必然会发现,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体验田野:有的学校地理位置限制,距离郊区较远;有的学校物质条件不足,无力组织活动……
此刻,目光该落回“双减”本质:追求育人的高质量,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即使身边没有田野,教育人也应当有一双发现“田野”的眼睛。
从活动场地来讲,因地制宜,处处可以是“田野”。不被环境局限,城市学校可以将目光投向科技馆、博物馆、生态植物园等公共文化设施;或者协力周边大学,借力教育资源和环境,为学生营造“动手”的机会。
从参与形式来讲,紧扣“学校灵活引导,教师保驾护航,学生自由发展”,学生在哪里都能获得和“田野活动”同等的素质锻炼。一些学校,校车数量不够,师资不足或留守儿童较多、缺少家长配合,难以安全、有效地组织大规模校外研学,则可将重心倾向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好奇、发问、探究”的习惯,建立起稳定的“讨论——展示”检查机制,把更多的选择权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践行“双减”政策,“田野活动”的突出意义就在参与。学生通过实地接触、感受,补充课本文字内容,锻炼手、脑、心联动,提高学习效率,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而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教育工作者都该练就发现“田野”的眼睛。
稿源:荆楚网
作者:彭昕蓓(武汉新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