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菊花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落实这一要求,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学校课堂教学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并积极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贡献力量。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以教学为主线,积极构建多要素、综合性、全域化的教学体系,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聚焦共同体意识培育目标,形成整体合力。教师要善于从不同学科的课程特点出发,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寓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之中,増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实效力。同时,要不断探索构建民族团结教学全域化体系,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活动式”教学的第二课堂、“体验式”教学的第三课堂和“网络式”教学的第四课堂,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与学校日常的教学、科研、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一种典型的显性教育。教师要依托互联网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生动性,使思政课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要运用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自觉自愿接受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同时,还应针对当代学生思想活跃、知识丰富、情感细腻等特点,在校园广泛开展隐性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熏陶。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大家关心的议题进行引导式讨论,在校园环境设计中赋予丰富的文化元素,在开放的环境和愉悦的氛围中达到教育效果。
坚持专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精心设计主题明确的专题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将价值观理论教育与节庆、礼仪活动等结合起来,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将社会共同体思想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奋斗历史教育结合起来,在了解和感悟各民族人民交往交融、携手奋进历史的过程中强化共同体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念贯穿教育过程,强化价值共识,增进文化共同。要重视日常生活引导教育,坚持文化“互嵌”、学习“互嵌”、生活“互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寝室、进班级、进支部、进网络、进社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得到体验,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不断融入。
坚持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在信息化时代,要重视教育教学途径、方法、载体、手段的创新。首先,要将传统授课模式中融入现代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教育理念创新与现代教育手段的结合、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平台和载体创新的结合、教学方案不断完善与教学软件不断升级的结合、当地教育资源与远程教育资源的结合等,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传媒,播放反映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的视频、剧目、歌曲等,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要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对待网络交往,组建学生网上学习社团、理论学习公众号,弘扬网上正能量,培育网络先进文化,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共同体。
坚持提升教师水平与完善评价制度相结合。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影响学生的接受兴趣和认同效果。学校在组织对教师的各类培训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作为必备专题,邀请知名专家和实际工作部门负责人授课。目前,改革完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要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方面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将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内容纳入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强化结果运用,对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效好的学校和教师予以表彰。
(作者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