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剑指多个食品浪费环节,再次将“反对浪费,节约粮食”提上日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是从中长期看,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损耗浪费严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节粮减损的空间还很大。我们要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厉行节约、筑牢危机意识。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葆有的精神品质,浪费之风务必狠刹。米饭整碗倒掉、菜肴只吃了几口就扔在一边、食堂剩菜整车运走……近年来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据测算,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种种不节约的就餐陋习,令人叹息的餐饮浪费,不仅有悖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缺乏尊重粮食、尊重劳动的基本文明素养。
现如今虽然我们离饥饿越来越远,离民族复兴越来越近,但是永远不能丢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节俭传统和大局意识,尽管时代变了,但粮食的来处没变,永远是土地,是农业,是千千万万人的坚守和付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自然灾害频发,我们更应提倡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从自身做起,做到在家吃饭合理定量,继续践行“光盘”;在外吃饭不讲排场,合理点菜,养成剩菜打包的习惯,不让盛宴变“剩”宴。我们提倡节约,不仅是要倡导一种健康适度的生活方式,更是要在厉行节约中涵养“恒念物力维艰”的道德品质,去除骄奢淫逸的不良之风,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植于心的素养。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需要个人涵养“恒念物力维艰”的道德品质,更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建立长效机制。反食品浪费也被纳入法治轨道,2021年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公布施行,自此,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道德倡议上升为法律规范。国家立法层面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将近年来我国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纷纷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我们正在从主要靠文明道德规范遏制餐饮浪费的时代,进入法律法规与文明道德规范并重遏制餐饮浪费的时代。
古人言:“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传统。从整顿“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到发起“光盘行动”,再到如今“反食品浪费法”的施行,狠刹奢靡浪费之风一直是这些年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之一,但也足见良好风气的养成、文明习惯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难以一蹴而就。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全社会需齐心协力为反食品浪费按下“快进键”,养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要把每一个环节的浪费尽可能降到最低,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新风吹遍大街小巷。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江珊(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