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曹洋
通讯员 王琛 丁燕飞 邓国欢 刘姗姗
2022年1月1日起,武汉正式实施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调整后,新版《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860种,新增74种药品,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60%。
新版《目录》纳入了哪些新药?惠及了哪些患者?患者和医疗机构反响如何?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对江城多家医疗机构和两家“双通道”定点药店等进行了探访。
3岁患儿打上今年首针“天价救命药”
“今天是元旦,也是‘天价救命药’进医保降价的第一天。孩子在武汉儿童医院顺利打上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今天也可以说是孩子重生的日子!”1月1日,武汉市民郑女士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感慨万千。
郑女士的儿子桐桐(化名)今年3岁多,2021年10月,他出现步态异常、蹲下要扶地板、上楼梯费劲、不会双脚离地蹦的症状。郑女士带他辗转江城多家大医院就医,桐桐被确诊患上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神经变性病,特征是脊髓运动神经细胞变性、骨骼肌萎缩和全身无力。郑女士得知,治疗这种罕见病的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费用高昂,最高时每针需69.7万元,后降至50多万元,第一年需打6针,且之后还要坚持用药。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这让工薪阶层的郑女士全家发愁不已,一度准备卖房给孩子治疗。幸运的是,他们很快便盼来了“天价救命药”进新版《目录》的消息。
2021年12月3日,新版《目录》调整工作顺利结束,7种罕见病用药通过谈判方式进入医保目录中,其中就包括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而当天的医保谈判现场再现“灵魂砍价”。记者获悉,经谈判降价后的该救命药,每针为3万多元,除去医保报销部分,最终自费价格还要更低。第一年,患者需要打6针,一年花销不到20万元,较之前的价格大大降低。
几天前,郑女士就带着儿子住进了武汉儿童医院。1月1日上午10时许,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邓小龙为桐桐顺利注射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桐桐也成为该“天价救命药”被纳入医保并落地执行后,湖北首位接受该药物注射的患儿。郑女士表示,整个过程仅花了半个小时左右,注射完孩子没有任何不适。她激动不已,含泪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这是送给我们全家最好的新年礼物!”
桐桐注射完后,妈妈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
乳腺癌患者每月服药可省近万元
记者获悉,新版《目录》调整后,74种新药进入目录,包括谈判调入的67种独家药品和直接调入的7种非独家药品,其中谈判成功的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新增药品涉及21个临床组别,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20种,肿瘤用药18种,丙肝、艾滋病等抗感染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7种,新冠肺炎治疗用药2种,其他领域用药12种,患者受益面广泛。
1月1日、2日,极目新闻探访了江城多家医疗机构发现,江城医疗机构已经统一执行新版《目录》,也有不少江城患者到医院咨询了解今年新纳入医保的药物的相关信息。
39岁的湖北居民吴浅(化名)是名乳腺癌复发患者,目前在进行内分泌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早早地便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生打听好相关信息,准备元旦后就来医院开药。
吴浅介绍,自己于2013年9月被查出患乳腺癌,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术后8年一直坚持定期复查,谁知2021年,她在复查中发现,癌细胞出现了转移。经人介绍,她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头颈乳腺病区治疗,该病区主任医师钟亚华、张红艳医生和李立医生综合评估了她的情况,诊断她适合做内分泌治疗加上靶向药物治疗,可以服用一种靶向治疗药物阿贝西利片。
“乳腺癌治疗的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如今,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可以针对患者的分子分型,由医生结合循证医学的依据、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意愿等,为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管床医生李立医生介绍,该靶向药物2021年刚刚获批进入国内,然而,2021年该药并未进医保,患者只能自费使用,一盒要2800多元,服用该药一个月要花1.1万多元。
一名护士正在为患者注射靶向药
由于经济条件不宽裕,刚开始吴浅并未接受该方案。专家团队综合考虑后,让她进行传统的化疗,化疗后病灶稍有缩小,然而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吴浅的手足肢端麻木症状较明显,用药体验感不佳。再三考虑后,她接受了医生的方案,服用靶向治疗药物了几个月,效果不错。然而每个月光靶向药就要花1.1万多元,她感觉负担太大了,“我和丈夫都属于工薪阶层,孩子爸爸一个月收入仅几千元,我如今也没有上班,家里每个月都入不敷出,全靠父母贴补。”
该药经谈判进入新版《目录》后,吴浅算了笔账:一盒药降价至800多元,又可以医保报销,自费的钱还会再少一些。“算下来,从2022年开始,我吃靶向药每个月可以省近万元,负担大大减轻。”
慢病患者负担大大减轻
新版《目录》落地实施后,同样感到振奋的,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
目前,我国大约有1.4亿的糖尿病患者,多数患者需要每天一次或者多次使用控糖药物,并且需要终身用药。“老糖友”王爹爹患有糖尿病多年,此前每天要注射4次胰岛素及服用降糖药,但他因为饮食自律性不佳,加上嫌麻烦,血糖控制得时好时坏。2021年,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使用了当年刚刚获批上市的糖尿病用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每周只需注射一次,但每支要1120元。如今该药进医保后,每支仅需要478元,再经医保报销后,一个月花费不到千元。
65岁的市民徐爹爹患有高血压,1月2日当天,他“赶早”来航空路新特药大药房排队买药。他说,自己一直在等氨氯地平叶酸片(Ⅱ)这种降压药进医保,听说已正式落地江城了,自己特地起了个早床来排队买药。“以前自费买这个药,一盒40多块钱,只能吃7天,相当于一天光吃降压药就是近6块钱,现在进医保后,可以报销了,自己每天大概只出2块钱左右,一年下来可以节省一千多块钱。”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牛力表示,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的药品总数达2860种,从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到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很多罕见病的治疗,在目录中都有药可用。不少创新药一经批准上市就迅速纳入医保,造福了广大患者。
一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在为住院患者检
本次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调整,有67个独家品种通过谈判进入新版《目录》,平均降价61.71%,药品平均降幅创下历史新高。
那么,对此,江城医疗机构的专家教授怎么看?如何确保患者真正用上,尤其是降价明显的国家谈判药品?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专家点赞:扩大临床好药覆盖面,让更多患者受益
“近几年来,通过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越来越多的治疗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医保通过谈判优化药物价格,以量换价,将药价降下来了,再经过医保报销,大大了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此举非常有意义。”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熊斌点赞道。
他说,此前,靶向药物未进医保时,因为价格太贵,大多数患者用不起,只好放弃治疗。如今,越来越多的靶向药降价进医保,一般的老百姓也用得起了,使用靶向药的覆盖面就更大,对患者也更有益。“比如,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如果患者能够进行化疗结合靶向治疗,可能有一部分人可以转化成能够做手术,在临床中,我们就遇到过此类案例。而通过手术治疗,部分人可以延长两三年的生命,甚至有部分患者可以达到长期生存。”
对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侯晋轩也表示赞同,他说,在乳腺癌治疗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好药新药被纳入医保,“并且,一些进口靶向药物甚至刚进入中国不久即通过准入谈判被纳入医保,一出来即降价,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他表示,不仅患者高兴,医生也感到很振奋,“医生治疗时,能用的‘武器’多了,疗效更好,患者的依从性也更强。”
武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卢宏达则认为,从近年来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变化,能看出来更关注医保的精细化服务,“医保药品的覆盖从广度到深度都有所提高,不仅实现广覆盖、更是精准覆盖。”
近年来,多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对此,湖北省罕见病诊疗专家委员会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罗小平教授也表示,这让使用罕见病药品的患者覆盖面更大,“对患者而言,这可以起到缓解病痛、改善生活、延长甚至挽救生命的作用。同时,当临床医生针对罕见病有药可用、有药可治时,也会让临床医生更有信心,更加重视该疾病。可促进临床医生推广更多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方法,来给患者明确诊断,然后进行切实的治疗、随访观察和对患者的管理。这样,也会推动整个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发展。”
67个新增独家品种平均降幅创历史新高
据悉,从2018年起,国家连续4年进行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通过医保谈判,连续四年分别新增17个、70个、96个和67个独家药品纳入医保目录,价格降幅分别为56.7%、60.7%、50.64%和61.71%。本次67个独家品种通过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平均降幅,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展药品谈判,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医保部门战略购买的作用,对纳入谈判范围的药品,以“全国医保使用量”与企业磋商议价,统筹实现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负担的目标,用有限的医保资金发挥最大的保障效能。同时,通过医保基金的价值购买、战略购买,引导医药产业走创新发展道路。
据悉,从患者负担情况看,与原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
中国药学会发布的《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显示,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改善。常用药价格水平明显下降,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加快,周期大幅缩短,患者可及性明显提高。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和目录准入谈判“组合拳”,显著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
本次新增谈判药品全部纳入武汉“双通道”管理
药品纳入医保,如何确保患者真正用上,尤其是降价明显的国家谈判药品?2日,记者从武汉市医保局获悉,本次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67种谈判药品全部纳入武汉“双通道”管理,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合理要求。即日起,新增67种纳入管理“双通道”的谈判药品,在“双通道”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实行统一的医保支付政策,将极大地惠及武汉肿瘤、罕见病、艾滋病、丙肝等患者群体。
“双通道”是指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
黄石路汉口大药房和航空路新特药大药房,是武汉市首批“双通道”定点药店。1月2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航空路新特药大药房,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开始统一执行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1年)。记者在今年刚进入目录的74种新药中,选取了乳腺癌靶向药阿贝西利片、降糖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询问工作人员,发现这两种药物目前均有售。
2022年元旦小长假,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有市民来“双通道”定点药店,买新纳入医保的药品
据悉,纳入“双通道”的药品,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双通道”药店执行统一的支付标准和价格政策,满足参保人用药需求。武汉市参保患者可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一家设有“双通道”药品适用专业学科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部分二级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选定治疗的责任医师;同时选择一家“双通道”定点药店,按规定购买“双通道”药品,可与定点医疗机构实行相同的医保支付政策,参保人员仅支付个人负担的费用。目前,武汉市医保部门正在全力推进谈判药品落地工作,严格落实谈判药品落地监测制度,及时掌握谈判药品使用和支付情况。
2022年1月1日起,武汉正式实施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调整后,新版《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860种,新增74种药品,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