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火箭发射成功实现“三连胜”;
行云工程β阶段卫星已转入批量化生产阶段,预计在2022年完成发射;
太空厨房、医院、空调等载人配套产品,多次成功接受太空“大考”。
2021年,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捷报频传。
“公司围绕重点目标任务,积极开展重大项目论证,提升核心专业优势,顺利完成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任务。”1月17日,航天三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杰鸿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2021年,航天三江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实现营业收入超440亿元。
冯杰鸿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和资源短缺困难,立项数量创新高、交付任务创新高、合同储备创新高,开局之年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
湖北航天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核心的研发主体,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涵盖火箭、卫星、空间信息应用等,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能力。
2021年12月,我省正式印发的《湖北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全省航空航天行业产值达到千亿级规模。
“要抢抓机遇,布局未来,在商业航天发展黄金期抢占高地。”冯杰鸿表示,要按照“构建以差异化为鲜明特色的航天产业体系”的发展定位,发挥航天技术优势,采取融资、股权激励等灵活机制,做大做强商业航天产业,辐射带动地方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相关产业发展。
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航天三江全面落实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获批立项,组建激光装备总体部,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要在激光装备、智能移动装备两大产业集群中找到自身发展定位,加大科技创新,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拓展。”冯杰鸿表示,“十四五”期间,航天三江要加大高端人才引进,推动机制创新,助力湖北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许旷、通讯员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