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李秋霖王璇)1月24日,中建三局承建的新天南路及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浓琴路至五贤路段完成竣工验收,该路段即将正式通车,为这个春节许多人回家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极大便利。
作为中法武汉生态城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条贯穿东西的重要城市通道,同时也是中法生态城综合管廊系统的主要敷设通道,项目在春节前完成竣工,将有效改善远城区春节期间交通状况,提升区域交通品质,同时将加快中法生态城南北路网形成,助力城市功能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据悉,新天南路及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起于浓琴路,止于四环线联络线,为东西走向,长约5.6千米,红线宽40米,双向4车道,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套建设照明、绿化、交通、桥梁、雨污水、环保等工程。综合管廊起于琴弦路,止于高罗河西路,长约2.4千米,纳入的入廊管线含给水管线、再生水管线、热力水管、电力电缆、通信线缆及燃气管道等。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工程开工前道路环境的真实写照,其间穿插着大量民房和苗木,还有成片的橘子林,这使得征迁成为摆在项目建设者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为此,该项目部多次召开征拆推进会,建立了包含房屋、鱼塘、管线等100余项的征迁台账。同时组建了专业BIM小组,实现征拆对象虚拟场景高效的可视化、参数化和信息化,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盲目征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科技手段,将原本需要3个月征拆的工作量缩短至不到一个月时间基本完成。
随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贯穿着绿色建造理念,特意采用了地下管廊铝模施工。该技术由模板、配件、支撑、紧固四大系统组成,因其自重轻、承载力高、施工简易、施工效率高、维护成本低、成型质量好、周转率高及环保等特点,极大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项目部积极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在排水系统实施中将道路侧分带建设为下凹式绿地,将人行道建设为透水砖铺装等雨水收集、渗透和存储设施,雨水主要通过路缘石开口排入下沉式侧分带,侧分带内雨水经绿地蓄渗饱和后,多余的雨水溢流至雨水口,排至常规雨水口及雨水灌渠系统。为防止暴雨时路面积水,道路交叉口及局部低洼处采用传统的雨水口收集、雨水排入、雨水灌渠系统。减轻了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对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处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
“这路修之前是一条土路,一下雨泥巴到处都是,走路十分不方便,现在已经修成整洁宽阔的柏油路了”。家住附近的易见明听闻竣工后十分激动。作为沿线居民,也是该工程的建设者,他见证了一条泥泞小路的现代化蜕变。“现在路修好了,公交、地铁也通了,以后回家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