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
通讯员 李秋霖 王璇
1月26日,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新天南路及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觅琴南路至五贤路段正式移交,即将通车。
项目效果图
作为一条贯穿中法武汉生态城的重要城市通道,同时也是中法生态城综合管廊系统的主要敷设通道,其节前竣工,将有效改善远城区春节期间交通状况,加快中法生态城南北路网形成,助力城市功能升级。
BIM模型节约时间近3倍
新天南路及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起于浓琴路,止于四环线联络线,由地上道路、综合管廊两部分构成。地上道路为东西走向,长约5.6千米,双向4车道,配套建设照明、绿化等工程。综合管廊起于琴弦路,止于高罗河西路,长约2.4千米,入廊管线含给水管线、再生水管线、热力水管、电力电缆、通信线缆及燃气管道等。
道路平整光洁
“以前就是一条土路,一下雨,泥巴到处都是,走路十分不方便。”得到移交的消息,易见明十分激动。作为沿线居民,也是该工程的建设者,他见证了一条泥泞小路的现代化蜕变。
2019年,项目正式开工。家住易家岭的易见明、易见立两兄弟,结束在外的漂泊之旅,投身“家乡”建设。谈到如今的生活,两兄弟笑开了花。“现在路修好了,公交、地铁也通了,回家更方便了。”
要造路,地先行。项目绵延数公里,其间穿插大量民房,还有成片的橘子林、鱼塘,这使得征迁成为了摆在项目建设者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面对这一难题,项目部多次召开征拆推进会,建立了包含房屋、鱼塘、管线等100余项的征迁台账;同时组建专业BIM小组,建立主要征拆对象的3D BIM模型,实现征拆对象虚拟场景高效的可视化、参数化和信息化,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盲目征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通过科技手段,原本需要3个月征拆的工作量,缩短至不到一个月时间基本完成。
下凹式绿地美观环保
市政工程建设,绿色环保必不可少。
建设过程中,项目采用地下管廊铝模施工,该技术由模板、配件、支撑、紧固四大系统组成,因其自重轻、承载力高、施工简易、施工效率高、维护成本低、成型质量好、周转率高及环保等特点,极大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施工现场
同时,项目部积极践行海绵城市理念——道路侧分带建设为下凹式绿地,人行道建设为透水砖铺装等雨水收集、渗透和存储设施。阴雨天气,雨水经路缘石开口排入下沉式侧分带,多余的雨水溢流至雨水口,排至常规雨水口及雨水灌渠系统。为防止暴雨时路面积水,道路交叉口及局部低洼处,设置雨水口收集雨水汇入灌渠系统。
如此一来,减轻了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对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处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
据悉,项目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中法生态城区域交通及基础设施系统,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空中蜘蛛网”现象,提升城市道路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