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吕莉莉、韩治鸿)2022年2月8日,笔者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近年来,该局把支持返乡创业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持续精准发力,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引导、培训助推、贷款支持等措施,让更多“归雁”返乡创业,更多群众家门口就业。
在保康大地,许多年轻人返乡创业,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他们走进大山,奔走在田间地头、山乡小路,在时代的浪潮中,将向往和历练、见识与经验,化为一粒粒种子播撒在家乡的土地,为收获幸福生活而热情耕耘着。
大力发展中药材,百亩荒山变“金山”
新年伊始,家住保康县歇马镇欧店村的返乡创业者向冰冰,请来20多名帮手结合冬季田管,对中药材进行施肥,帮助中药材正常越冬和健壮生长。
2016年,向冰冰决定从广东工厂辞职,回乡创业。回到家乡后的向冰冰,看到老家的土地抛荒心痛不已,她深知农村不缺劳力也不缺土地,缺少的是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于是,她决定用在外打工学到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带动当地村民一起致富。
说干就干,回乡当年,向冰冰就开始试种苍术和白芨。试种成功后,第二年又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种植了七叶一枝花、皱皮木瓜和油茶。
遇到种植上的问题,她通过网络自学,或到外地去咨询有经验的中药材种植大户,不断充实自己的中药材种植知识。如今,她的中药材种植规模已扩大到150亩。
2018年,向冰冰成立了保康县宜菲种养植专业合作社,带动18位村民常年固定在药材基地务工,除去种植成本和工人工资,她每年纯收入可达20多万元。
从药材种植的小试牛刀,到连片成规模的种植,向冰冰之所以敢大胆闯,得益于保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的“百名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该“工程”把向冰冰在内的全县302名返乡农民工作为培养对象,围绕茶叶、烟叶、菜蔬、药材、养殖等产业特点,对返乡创业人员开展项目策划、实用技能培训、提供政策扶持等一系列举措,不仅让返乡创业人员吃下“定心丸”,还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也为更多返乡创业者提供了样本。
“蛙稻共作”效益高,蹚出生态致富路
乍暖还寒,春意渐进。走进保康县马良镇紫阳村邹涛的温室大棚,暖意融融,村民们正忙着平整菜畦、运苗移栽、覆土浇水……为辣椒、西红柿幼苗“安家”。
夏季,走进邹涛的温室大棚,蛙鸣声不绝于耳,这里就是邹涛打造的“蛙稻共作”种养基地。进入冬季,为了资源充分利用,邹涛对大棚进行了改造,变成了蔬菜大棚。
邹涛今年39岁,2018年,他为了照顾家人决定返乡创业,种植无公害大米。一次偶然间,他在网上看到了“蛙稻共作”的种养模式,于是就去武汉学习。
第一年蛙稻种养发展了三亩地,由于技术不过关,没赚到多的钱,资金周转也出现了问题。邹涛跑了多家银行也贷不到款,正在他为贷款发愁的时候,保康县人社局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来到了马良镇,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去咨询了相关政策。
在了解到邹涛的实际情况后,保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创业贷款业务的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20万元免除担保政策的贴息贷款,这笔贷款很快就办理成功并打入邹涛的账户,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
通过一年的探索邹涛逐步掌握了种养技术,加上资金支持,第二年他把规模扩大到13亩,除去各项成本投资,一年下来纯收入达到25万元。
邹涛的成功引起了村民的关注,他准备成立合作社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发展“蛙稻共作”,提高经济收入。
2021年,保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受理审批创业担保贷款申请1541笔,金额达3.12亿元,扶持1541名创业者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314人,全力为和邹涛一样的创业者“保驾护航”。
“归雁”变身“领头雁” ,领飞创业致富路
保康县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5.1万人,大多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从事电子、物流、建筑等行业工作。如今,回乡创业的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了便利,众多回乡创业的成功案例,更是坚定了一部分人回乡创业的决心。
为了让返乡后的农民留得住、能致富,保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发展大局,研究、收集、整理上级部门、行业部门的支持返乡创业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保康县“百名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通过整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支持力度,完善“快办落实”“风险防控”“跟踪服务”等工作机制,采取“1+5”的创业服务模式,即推荐一个创业项目,落实一处经营场地,提供一笔创业担保贷款,指定一名创业导师,开展一系列配套服务,确保返乡创业项目发展好、有实效。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人才开发新路径,大力加强本土人才回引。保康县呈现出人才回流、技术回乡、资金回流的“集合效应”,“归雁”群体已成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2021年,保康县已经在餐饮、种植、养殖、深加工等方面涌现出了80多名致富带头人,直接带动周边360余人就业,累计创造产值3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