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艺馨 郑彧
“第一次上台时,紧张得直哆嗦,现在能够自由发挥了。”近日,谈及在当地“青年干部成长营”的成长经历,恩施市白果乡青年干部感触颇深。
在恩施市,干部队伍年轻化步伐加快,一大批“90后”甚至“95后”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后浪”从家门进校门、从校门进机关,如何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成长为合格的人民公仆?去年以来,恩施市白果乡结合35岁青年干部占比将近一半的实际情况,开办“青年干部成长营”,探索青年干部培育“2.0版”。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在口头上谈学习绝对不行,定期座谈汇报交流,必须真正沉下心来,做到学思践悟。”2月23日,1994年出生的白果乡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周小曼坦言,作为“青年干部成长营”的一员,她有压力更有动力。集体徒步、学习茶艺、座谈交流……她坦言,“青年干部成长营”是“加油站”“充电桩”。
“青年干部成长营”按照“分级分类、突出重点、按需施教”等三个原则,锤炼青年干部“立志气、树正气、增底气、接地气、聚人气、有勇气”等六种气魄,通过“青阅读”“青论坛”“青活力”“青课堂”“青实践”等五类活动,提升青年干部综合能力。
“以‘青课堂’为例,青年干部轮流‘坐庄’,结合工作实际给大家‘上课’。”白果乡党委副书记邱实介绍,这倒逼着主讲人主动、深入、全面思考。
此次“青年成长营”海以杭州对口援建的两河口生态农场为教育实践基地,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乡机关青年干部与两河口村阳昌隆组34户农户“一对多”结对,青年干部着力在人居环境整治、民宿改造、产业发展上进行引导,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起来。
少了“书生气”,多了“泥土味”
2019年,1992年出生的徐荔通过公务员招考到白果乡。
第一项工作任务是去驻村。两河口村阳昌隆组生态宜居、风景秀丽、资源富集,争取到浙商证券在这里援建生态农场项目。统筹协调项目建设,成为徐荔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项目到底行不行?”“没地了怎么办?”“到底能有多少收入?”面对群众一个又一个问题,徐荔一时答不上来,吃了不少闭门羹。
熟悉村情民意,逐一破解难题。“青年干部成长营”的传帮带老师和徐荔一起反复入户走访,带着群众去“吃旅游饭”的盛家坝二官寨村等地参观,列出一项项增收项目算“经济账”,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
三年过去了,徐荔身上的“书生气”少了,“泥土味”浓了,成长为乡村振兴办主任;阳昌隆也成为一个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田园生态居住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旅游体验中心,前来休闲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现在,出生于1993年的青年干部袁李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驻村跟班锻炼,由传帮带老师“一对一”指导。他介绍,阳昌隆生态农场周边20多农户正在按照徽派建筑风格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在这里仿佛置身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
“一方面压担子,一方面教方法。”同为90后的白果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谭秋曦表示,经过“青年干部成长营”淬炼,让人人都成为“尖兵”。
答卷在群众脸上
“我们有优势,有的信访对象的孩子或孙子和我们年龄相仿。”出生于1992年的信访办工作人员刘月说,沟通起来没什么障碍。
一名老年人因家庭纠纷演变为住房问题长期信访。刘月等一班人反复研究、争取政策,为老人解决了住房问题。
现在,老人认下了这个“孙女”,有什么悄悄话都和刘月说。
“青年干部营”按照“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两名青年干部”负责一件信访积案化解,找准问题,对症下药。2021年以来,全乡成功化解了4起信访积案。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白果乡组织委员甘声鸣说,青年干部多经事、多干事,自然能成长、成熟。
“干部都在干,我们也要动。” 2月15日,一群青年干部在龙潭坝村开展“四清四整”志愿服务活动,赢得群众点赞。村民龙仲奎、熊章鹏从家里拿着火钳、扫帚主动加入进来,清扫道路、清理枯叶、清除杂草、拾捡垃圾,共同维护美丽家园。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正是长见识、开眼界的“炼丹炉”。耐心听取群众诉求、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前去接种新冠疫苗……笑容绽放在群众脸上,这些看似平常小事,让青年力量有效凝聚、干群关系持续密切。
“让青年干部快速成长,形成合力,推动发展。”白果乡党委书记彭钦钊说,青春逐梦正当时,“青年干部营”28名成员已有4人被选调到市直单位工作,5人在乡党政办主任、乡村振兴办主任等重要中层干部岗位上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