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渝中各校迎来新学期。“双减”后的首个寒假结束,孩子们踏着轻快的脚步,元气满满地踏入校园。
“双减”政策出台后,渝中全力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把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作为治本之策,把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作为重要举措,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家长相应精力负担,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健康成长环境。
新学期,“双减”工作将如何持续推进,有哪些新变化、新要求?
“跟着节奏跳!”2月21日,解放小学负三楼操场,三年级5班和四年级1班的孩子们正有序参加课后服务体育运动,同学们在跑步、跳绳、蛙跳等项目中尽情挥洒汗水,收获运动的快乐。在一楼田径场、羽毛球场,一、二年级两个班的小朋友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跳绳、做操、踢毽子等简单的体育运动。当天,全校共有4个班级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体育运动。
从本学期开始,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会组织学生在课后服务时参加体育运动,并根据学生年龄段设置运动项目,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尽情奔跑跳跃,强健体魄。
与解放小学一样,德精小学本学期也进一步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为孩子们设置了“童瞰世界”“童言趣语”“书悦童心”“童手巧作”等特色课程,同时适当增加室外活动。每周五,各年级学生还将统一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作为足球特色校,大田湾小学除了继续开展足球操、足球基本功训练外,还新建了身体素质提升类社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上述三所小学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上的有益探索,仅是渝中区不断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一个缩影。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全区各中小学校结合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开展阅读、科普、劳动等主题活动50余项,涵盖体育、艺术、计算机编程等活动内容80余类,构建起以答疑辅导、课外拓展、特长教育等板块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在解决“四点半”难题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截至目前,渝中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均注销或转型,压减率达100%,校外培训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学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怎样开展?
根据计划,渝中区教委将进一步促进相关部门和街道联合执法常态化,坚决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强化综合监管,重点整治无证无照办学机构。在行政审批方面,渝中区教委已停止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区教委将严格标准,严格把关,严格审批,严格监管。渝中区教委还将在培训内容监督、培训时间管控、培训教师管理、培训资金监管及违规培训整治等方面下真功夫、花大力气,进一步夯实校外培训治理成果,构建良好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