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2022年3月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口罩命案”中的杀人者郭文思执行死刑,其因杀害女友入狱被判无期,却9次减刑,出狱后再次杀人的经历,也再次引起网络热议。(据3月2日中国新闻网)
郭文思无疑是穷凶极恶之徒。他在恋爱期间多次对女友实施暴力,仅因对方提出要分手,就狠毒地将其活活闷死。在其父亲的运作打点之下,被判无期徒刑的他,平均1年2个月左右就能精准获得一次减刑,只坐了15年牢就逍遥出狱。出狱不到1年,他就因疫情期间在超市购物时,被排在后面的人提醒要戴好口罩,就将这位72岁的老人活活打死。如此暴戾恣睢,残忍无良,说是社会公敌,都不为过。
“口罩命案”发生后,舆论很快对郭文思9次减刑出狱发出质疑,不需要有多专业的法律知识,但凡有良知,有常识的人都会问一句:怎会如此?郭文思杀害前女友,犯下的是故意杀人的严重罪行,无期徒刑已经是从轻判决了,一再减刑,依据何在,公理何在?
犯罪者入狱接受刑罚,既是为罪行付出代价,也是矫正行为,消除社会危害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改过自新”。而从郭文思出狱不久就又杀人的行为可以看出,松垮的减刑,不但未能让刑罚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纵容和助长了犯罪者内心的恶。他们很快地滋生出“坐牢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反正可以减刑”的狂妄想法,更加无法无天,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威胁和伤害。
此案后续通报,让人大惊失色,五味杂陈。帮郭文思打点9次违规减刑的,是其父亲郭万普,但他并不如网友所猜想的那样,是富商巨贾或身处高位,其实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一名退休职工。他通过动用社会资源,各种吃请送礼找关系,竟然就能以一己之力,捞出一名无期徒刑犯,腐败的侵蚀之力令人触目惊心,真是“针尖大的窟窿漏过了斗大的风”!
而让人们更为愤怒和焦心的是,如果不是郭文思劣性难改,再夺人命,他的违规减刑就会成为既定事实,公众无从知晓和过问。这对无辜惨死的人们何其不公,简直是将世道人心踩在了脚下,严重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而换个角度想,如果司法严明公正,徇私舞弊之举无处容身,那么至少郭文思还会在狱中服刑,72岁老人也不至于丧命在他拳下。
违规减刑之害,是让恶人逍遥法外,让好人担惊受怕,让整个社会缺乏安全感,丧失对法律的信任,不从根源上打击整改,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振国法。
如今,郭文思被执行死刑,该案件牵扯出包括其父亲在内的13名“帮忙”人员,全部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此案所留下的深刻教训,绝不能随着热度的过去而被忘却。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多起违规减刑案例,不少案件都与此案一样,违规重、门槛低、频率高,集中暴露了减刑缓刑制度的严重漏洞和监管空缺。监狱在减刑把关上,掌握了过度集中的权力,一旦被腐败侵蚀,被利益诱惑,被人情动摇,很容易就层层失守,形成坍塌式腐败,监督管理荡然无存。
对恶的纵容就是对善的伤害,民意汹涌就是不仅要解决个案,更要根除乱象,不仅要斩断为郭文思违规减刑的链条,更要根除整个司法领域腐败滋生的土壤,以最严格的程序,最严密的制度,最严厉的处罚扎紧制度的笼子,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对权力的监督,让犯罪者得到应有的处罚,维护司法执法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