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蔡毅
湖北省足协和武汉市足协均为中国足协会员单位,在此背景下,我省女足青训“双轨并行”的两套体系形成了一种默契:省足协队伍只在武汉市以外的地市选拔小球员,省市各自建队,采取不同方式培养球员。
从青训成果看,省市足协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双方都承担着向国字号输送优秀球员的任务,也要参加全国比赛争取佳绩,竞争关系难以避免。省市足协的竞争,客观上也激励彼此更加专注于青训,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课题——双方优势资源如何互通,如何融合?
相互借鉴补充 青训模式更多元化
近年来,省足协和武汉市足协均向国家女足各年龄段集训队输送了不少小球员。因球商高、大局观好、在场上敢于展示技术,她们很受国字号球队欢迎。
省市女足青训队伍各有特点。武汉队小女足脚下活更细,省队球员体能、速度和拼抢作风更胜一筹。这种差异源于球员选材和训练模式的不同。武汉市校园足球普及度高,女孩子启蒙早,小场地足球游戏养成了较好的球感。省队在地市选材更重身体素质。以省体职院女足球员郭晶点为例,她从小练田径,小学五年级才首次接触足球,优秀的身体素质和专业集训令她很快脱颖而出。
一省之内,因青训体系不同培养出不同风格特点的球员,给了教练排兵布阵更多选择。但要将优势转化为成绩的关键,是双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陕西全运会湖北U18女足止步资格赛,令众人扼腕:若省市足协联合组队,杀入决赛圈的希望很大。
一些从事青训多年的教练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表示,和过去相比,小女足在整体技战术方面表现更好,但个人技术能力有退步趋势。
湖北女足史上,岳敏、王霜、姚伟等球员个人能力非常突出,这与其青春期接受系统体校训练密不可分,“目前,校园足球主要起到普及作用,要培养基本功扎实、个人能力突出的球员,需要更专业更集中的训练。”武汉市足协女子部负责人潘翌认为,培养高水平球员必须通过训练质量和时间来达成,否则,难以完成从普及到拔尖的飞跃。
武汉女足青训正在尝试改变。武汉市体校在中断多年后计划9月重启足球专业招生,女足球员小学毕业后即可报名入校。体校训练与现行青训模式同时发力,武汉女足后备人才培养渠道更加宽广。
专业与集中一直是省足协青训体系的优势,欠缺的是经费和政策保障。省体职院女足领队郭晓飞表示,该队的“三集中”训练模式能为球员打下好基础,如果能有更多的关注和经费投入,改善小球员训练和营养条件,创造更多的比赛机会,湖北女足将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欲追赶苏沪 湖北不妨“拿来主义”
湖北力量为中国女足重夺亚洲杯贡献良多,武汉车谷江大女足成功卫冕女超冠军,这些成绩都给外界一种印象:湖北女足实力雄厚,可为示范标杆。
现实却并非如此美丽。江大女足的成绩是建立在高投入基础上的,俱乐部中既有外省优秀选手,也有高水平外援。单就本省青训培养人才而言,湖北女足与江苏、上海等省市存在着较大差距。
2021年女超联赛决赛,面对拥有三外援配置的江大女足,江苏队不落下风,上半场还先入一球。得益于王霜的梅开二度,江大女足才以2比1惊险逆转夺冠。这支江苏队以参加陕西全运会的两支队伍为班底,称得上是一支真正的江苏子弟兵。
江苏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从组建梯队开始,就给每位小球员提供专业运动员编制,给予其全方位保障。如在全运会、女超联赛等全国大赛取得前三名,这些球员在求学阶段和退役后的分配上也能得到特别安排。参加全运会U18女足组别比赛后,江苏队大部分球员可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体育单招进入江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学习,毕业后可回原籍所在地选择自己心仪的岗位。同时,该省也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回地方担任女足教练,培养优秀苗子,充实女足后备人才塔基。目前,江苏已形成较完善的女足青训体系和退役分配体系。这使得江苏女足长期在女足赛场排名靠前,成为国家队的输入大户之一。而上海女足也建立起了类似的保障体系,让踢球的女孩没有后顾之忧。
对照苏沪,湖北省足协和武汉市足协都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女足青训和保障体系。我省要真正跻身女足强省,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校园足球普及数量和质量;二是要加强体制和编制保障,让球员在进入精英培训体系后的各阶段都能心无旁骛,从而吸引更多女孩投身湖北女足事业;三是要鼓励更多退役的优秀运动员深入基层成为青训教练,多管齐下,湖北女足才能形成星火燎原的态势。
知不足而奋进。我们相信,湖北女足未来会在各方支持下做大做强,在全运会、职业联赛、青少年锦标赛等各个赛场上成为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