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在什么岗位,都会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群众才是我们成长的最好老师!”2021年巴东县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大支坪镇十二岭村村民谭祖娥当选村委委员。
之前,谭祖娥是绿葱坡镇人社中心办事员,她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十二岭村后备干部。虽属“编外”村干部,她仍分出时间和精力,一半用于分内事,一半倾注家乡发展。
从村级后备干部到村干部的角色转变,是巴东县建乡土苗圃、育乡土人才新的实践。近年来,巴东县从村级干部“良莠不齐”“青黄不接”的现状破题,从“选、育、管、用”等关键环节入手,探索践行严把三道关口、明确“三定”目标、落实四项措施、建立三项机制的“3343”模式,厚植苗圃沃土,培育村级后备干部茁壮成长,打造工匠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金果坪乡桃李溪村后备干部黄芳组织召开屋场院子会。(资料图片)
严准入、重培育——选育一批“好苗子”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离不开一批善干善为的村级干部冲锋在前。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巴东县,乡村振兴路上再遇“绊脚石”:村干部老龄化、青年人才短缺、办事效率低。人才瓶颈拽住了巴东乡村振兴的脚步。
为让村级干部短板变长、弱势变强,巴东县实施村级后备干部成长工程,下足绣花功夫巧打“人才牌”、念活“人才经”,全县323个村(社区),每个行政村至少储备2名村级后备干部,对派聘党组织书记和党组织书记年满55周岁的村(社区),另外储备1名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构建村级后备干部“雁阵”和“梯队”。
“你为什么选择当一名村干部?”“若有群众阻挠村级道路施工,你的亲戚也在现场,你该怎么办?”……2021年11月19日,一场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考试在大支坪镇举行。一间封闭的考场,台上7名考官提问、台下1名考生作答。经笔试、面试、考察环节,86名考生录取成为村级后备干部。
为把乡土人才“挖”出来、“筛”出来,巴东县严把申报标准、资格审查、选拔过程“三关”,参照公务员招考模式,对本地创业能人、青年党员、大学毕业生等有志于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优秀人才,进行推荐、组织考察,每村配备1至2名村级后备干部,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
选出“好种子”,还要育出“好苗子”。村级后备干部生长于农村,为搭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乡村大舞台,巴东立起“定向、定标、定责”的“三定”支架,即从50岁以下的现任村(社区)副职干部或其他“两委”委员中培养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从35岁以下的“土专家”“创业达人”“种养能手”等人员中推荐村(社区)“两委”委员后备干部,经1至2年时间,由镇、村干部结对培养,练好政治素质、履职能力,让“好苗子”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在社区阵地上拼一拼、搏一搏,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组织精心培养的结果。”2021年,张洪权当选沿渡河镇罗溪坝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回忆3年的村级后备干部成长历程,他感恩组织的栽培。
据统计,巴东县累计选拔、培育村级后备干部1586名,为乡村振兴储备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大支坪镇村级后备干部面试现场。(资料图片)
因人施教、精准施策——“四管”助“金种子”成长
村级后备干部好比“金种子”,如何让“金种子”在乡村振兴一线开花发芽,培养管理像阳光和水一样重要。
为了让种子扎根并快速成长,巴东县实施“因人施教、精准施策”村级后备干部管理方法,走出专题培训、跟班学习、召开群众会、联系关心困难群众4条“管”字路径,引导村级后备干部转变角色、提升素质。
建始县的黄芳2014年嫁到巴东县金果坪乡桃李溪村,干过4年幼教,还是村里的文艺分子。2019年,黄芳被公开选拔为村级后备干部。2020年3月,黄芳正式进入桃李溪村委会跟班学习,一年时间,她和群众打成一片,迅速成为党建工作、组织协调、化解矛盾的“行家里手”。2021年,黄芳担任桃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把身子沉下去,走到群众心坎里,打理村里大小事儿就会得心应手。”黄芳说,跟班学习就是实习,打开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目前,巴东为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学习“约法三章”:由乡镇党委统筹,每年安排一批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到政府机关或乡镇单位跟班学习,2年实现全覆盖;村级党组织结合实际设定岗位,安排“两委”委员后备干部到村(社区)跟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在信陵镇49名村级后备干部的工作清单中,有一项雷打不动的动作:定期到3户结对困难家庭“走亲戚”,到留守家庭、危重病人家庭、刑满帮教户等特殊家庭串门问候,拉近和困难群众的距离。
“群众基础好了,干部的工作有了底子、也有了底气。”曾为信陵镇黄土坡社区后备干部的李安平,如今已当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称“联系关心困难群众”是村级后备干部的初心回归之旅。目前,巴东聚焦“管”字,借助“一线工作法”锻炼,历练村级后备干部真本领,让每颗“金种子”都在基层绽放光芒。
溪丘湾乡集中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培训。(资料 图片)
正向激励、宽严相济——搭建用才留才阶梯
“别看这小伙子年龄小,和群众打交道很亲和,办事也老练,我们都拥护他。”“80后”青年黄飞鹏曾是州公积金管理中心巴东县办事处窗口工作人员,在溪丘湾乡甘家坪村后备干部选拔考试中,他顺利入选。
怀着家乡情结,靠着敢干、能干的拼劲,黄飞鹏在甘家坪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挑起了村支书、村主任的担子。从办事员、村级后备干部到村干部,黄飞鹏把角色转换归于组织搭建的用才留才阶梯。
在“选、育、管、用”的人才培养“四部曲”中,“用才”是落脚点,巴东县通过建立财政保障、备案登记管理和严格考核三项机制,为村级后备干部搭建平台,厚植干事创业热土,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领头雁”“火车头”作用。
细数清太坪镇44名村级后备干部去向,有24名进入了村(社区)“两委”班子,占比半成多。“我们对村级后备干部的现实表现、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及时把工作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选拔进村‘两委’班子,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正向激励。”清太坪镇组织委员袁莉说。
对村级后备干部优秀的给予选拔,对落后的调出后备干部序列,把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优秀青年适时补充进后备干部队伍……巴东县通过“正向激励、宽严相济”的考核模式,构建“能者上、庸者下”的村级后备干部成长通道。同时,整合资金100万元,用于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学习期间的生活补助、误工补贴,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委员后备干部信息库,让政策养分滋润人才“金种子”发芽、“好苗子”茁壮成长。
人才春风拂南北,乡土苗圃育新秀。如今,巴东县150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正在基层一线淬炼成钢,成为乡村振兴极具生命力的“一团火”“一束光”。(记者付瑞勇通讯员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