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3月12日,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开考,部分地区由于疫情影响推迟笔试。而关于教资的话题再度冲上热搜,称教资证已经很学位证一起,成为大学生毕业的标配。(据3月13日人民网)
考教资确实很火。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年平均认定教师资格人数在160万以上,较“十二五”年增长约37%。教资考试官网曾一度因为报名人数过多,导致服务器崩溃,关于“教资”的话题也时常登上热搜,形成出圈效应,师范生要考,非师范生也抢着考,除了应届毕业生外,不少社会人士也开始考,可以说是火到一定境界了。
考教资很火,是个好事。因为教资相当于通往教师职业的“敲门砖”,宏观而言,考教资的人多了,说明想当老师的人多了,说明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受人尊敬,吸引力不断增加,而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更能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但是,当教资证和学位证平起平坐,被抬高到大学生人手一张的地步,就的确是需要一些冷思考的。
不可否认,考教资的人那么多,其中不乏真正热爱教书育人,想要在三尺讲台发光发热的,但是肯定也有很多人是冲着待遇和编制去的。这一点,从当下教师招聘的冷热不均就可看出,985、211大学的毕业生即便考教资当老师,也多数会去一线城市及经济发达省份当老师,广大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而依然面临师资缺少的问题,可见,教资火不等教职火,从教热也热得并不均衡,多少有些虚火。
当然,找工作本身也有其现实的部分,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满腔热爱,无私奉献,工作只要认真负责,能力匹配,都值得尊重。但是,如果教资被炒得太热,很多学生因为焦虑、茫然和跟风去考,便会因为功利化的心态泛滥,而产生一连串的问题。
有了教资证可以当老师,但是当老师并不是只需要一张教资证,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进入教师队伍,要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有相应的能力,更要有立德树人的理想,有点亮心灯的爱心,有不计得失的付出,有与时俱进的觉悟。如果说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便是考了教资,当了老师,也不见得能做得好,可能还会误人子弟。
另一方面,教资过于火爆,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而不管任何专业都去考教资,事实上是一种资源浪费。有些专业根本和当教师不对口,有些学生个人的性格兴趣也不适合从事教师行业,却在一窝蜂的潮流之中,将宝贵的大学学习时间用来挤占教资名额,反而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项考试,一张证件,如果炙手可热到不正常,到过了度,就很值得警惕。教师是与功利心格格不入的职业,教资考试也要摒弃功利心,回归理性。
考的人要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教书,愿意“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深谋远虑。相关部门也应以提高门槛,多方面严格把关等措施,给过于火爆的“教资热”降降温,不要让“教资证”成为就业的兜底“护身符”,让教资热切切实实地转变为“从教热”,教师队伍才能更强大,更有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