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李店小学在特色延时“课堂”中,向乡村学生传授鄂东花饰文化,让孩子王们直呼“过瘾”。3月14日,下午四点十分,延时课堂铃响。沉寂一天的花饰工坊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欢快有序地学习剪、绣、扎、编等各种技艺。
废弃红包“变废为宝”,成为红红火火的大灯笼;在剪刀彩纸轮转勾勒中,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图案;银针丝线交错纵横间,锦绣作品跃然而生……在学生巧手精心地排布下,传统文化流淌指尖,润泽花样童年。
“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体验到了很多乐趣,”五年级学生王豪很享受学习之余的这种“放松”方式。知乡情、懂乡音、传乡俗……学校还将乡土文化融入课后延时服务,组织学生学习传统民俗舞蹈、传唱家乡歌曲、讲述家乡故事、了解家乡风土人情。作为“潘塘花饰传承基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李店小学深入挖掘自身历史文化底蕴,在特色校园文化“花饰课程”构建的基础上,将非物质文遗产融入课后延时服务,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传承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怀,有力地助推“双减”落实。“学生动手的过程,也是发现美、传承美、创造美的过程,”李店小学校长叶全胜表示,将进一步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性和有效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胜、通讯员殷洁 余芳利 覃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