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人眼",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
精彩导读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湖南株洲市、常德市石门县、永州市祁阳市、江华县等地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保证"农田必须是良田"。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常态化巡查制度,抓好耕地抛荒治理,确保每一块耕地、每一丘良田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法律速递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株洲市七条"硬招"治理耕地抛荒
低洼沼泽地填土加高、平整,再进行疏通排水、地力培肥,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桐山村井湾组10余亩抛荒耕地,经过治理重新种上了油菜、蚕豆、豌豆等。近日,株洲市出台七条"硬招",要求各县市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扎实有效抓好耕地抛荒治理工作。
01
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压实耕地抛荒治理责任,构建耕地抛荒"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
02
严格补贴发放。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农民保护耕地责任相挂钩,规范补贴程序,推行精准发放,农户抛荒耕地一律不予补贴,确保"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
03
实施奖补激励。引导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以村组为单元,推进"单改双",对通过机育、机插、机抛、机烘等开展耕地抛荒治理的,经核实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对新耕种常年抛荒耕地的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除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外,安排适当的开荒补助奖励。
04
加强核查管理。建立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耕地抛荒面积、抛荒度、抛荒率等耕地抛荒测定指标体系和耕地抛荒治理台账管理制度,摸清耕地抛荒底数。
05
严肃考评运用。市粮食生产工作专班组织专项检查,对耕地抛荒治理实行考评通报制度。
06
严格耕地管理。强化耕地发包方村集体或村小组第一责任人责任,对耕地抛荒一年以上的,由村集体组织代耕,代耕者享受补贴;对耕地抛荒二年以上的,由村集体依法依规收回其经营权并组织流转耕种。
07
建立有奖举报。完善耕地抛荒信息举报有奖制度,建立有奖信息举报平台,对举报的耕地抛荒信息,做到"凡有信息举报,必有核查答复"。(株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龙重耳/文)
常德市石门县逐一核实抛荒地块
近年来,石门县将耕地抛荒治理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书记、县长任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建立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小组的耕地抛荒治理工作机制,完善耕地抛荒检查台账,构建起"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印发了《石门县耕地抛荒治理工作方案》;大力宣传,引导农户自行治理。通过政策宣传,号召谁抛荒谁治理。推进土地流转,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协助治理。
由村居将抛荒耕地集中流转给种植大户,免除二到三年土地流转费。村居集中治理,对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劳力的抛荒耕地由村居开展集中治理。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抛荒耕地实行包片治理,责任到人,包保到丘,做到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均有记录,治理完成后逐一销号。核实地类信息,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现有成果,对抛荒地块进行地类核实,对非耕地的地块实行自动销号治理。调整补贴政策,对抛荒地农户取消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待复耕复种完成经核实后才予重新发放。
去年,石门县完成复耕复种面积15778.947亩,占省下达全县本年度治理任务(15500亩)的101.8%,超进度完成年度任务。(来源:红网)
祁阳市羊角塘镇"一丘一策"整治抛荒地
2月15日一早,祁阳市羊角塘镇兴豪村支书胡旭臣已忙碌起来,他与驻村干部到田间逐丘逐块落实粮食生产计划,村里382亩耕地将全部因地制宜种粮。
今年,羊角塘镇落实"镇党政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工作机制,对全镇粮食生产情况排查摸底,重点查实可能形成抛荒地的具体地点、原因、性质等,建立管理台账,"一丘一策"进行整治。
对因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可能形成的抛荒地,该镇及时召开"屋场会""小组会",或组织土地流转,或引导种粮大户代耕代种,制止抛荒。当地村民陈喜华来不及流转3亩水田,已匆忙外出务工,镇村干部介绍种粮大户代耕,双方都很满意。
因容易遭受干旱可能形成的抛荒地,该镇提供技术服务,指导村民种植玉米、薯类等旱粮作物。在农技人员指导下,茶园村村民夏胜生决定在5亩缺水地里种植甜糯玉米,预计亩均纯收入可达1000元。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羊角塘镇推进水稻生产"单改双"。在镇里帮助下,种粮大户付成林决定增加种植双季稻600亩。
目前,羊角塘镇已整治各类疑似抛荒地185亩。落实水稻种植总面积4.2万亩,其中双季稻3.3万亩。(来源:湖南日报)
永州市江华县实现抛荒耕地清零
2月28日,久雨初晴,阳光明媚。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先锋村,唐清红的一块鱼塘复耕的水田里,油菜花花开正艳,生机盎然!
"这块田属于基本农田,占地1.15亩。去年3月,唐清红擅自将自己家这块基本农田挖塘养鱼,县自然资源局发现后,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及时上门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唐清红处理完鱼塘的鱼以后立即进行了整改,同年10月整改完毕并完成复耕,乘着雨水种上了油菜,他打算收割完油菜后种植水稻!"先锋村党支部书记陈荣标介绍,现在全村所有的耕地和水田都有了"保护伞",谁抛荒谁让耕地"非粮化"都会受到惩罚!
保护耕地措施如此及时,得益于江华的动态巡查制度。
江华是国家产粮大县,也是一个山区县,全县以山地面积为主,耕地面积少。近年来,国家实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该县由于人多地少,对制止耕地抛荒工作一直抓得很紧,坚持最严格的制止耕地抛荒措施。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发展粮食生产、制止耕地抛荒的专门文件,县、乡(镇)、村三级实行制止耕地抛荒行政首长负责制。把耕地保护各项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建立巡查台账,做到经常性的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全面巡查耕地抛荒、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农村建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落实惠农政策,坚持"谁种粮,谁受益"。严格兑现国家耕地地力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按农户的实际种粮面积发放,种多少补多少,不种不补,做到该给农民的一分不少,不折不扣地打卡发放,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直接发放到种粮户手中,真正让种粮户得到实惠。除此之外,县里对连片承包抛荒稻田进行整体开发的大户,出台了一系列重点扶持和奖励措施,县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进行奖励。各镇也相应地出台了有关措施。
据统计,今年全县耕地流转面积达到8.6万亩。2021年初,县委政府组织乡镇、村组对全县所有耕地进行拉网式排查,排查出抛荒耕地4162.49亩,马上建立了到户、到丘块的治理台账,目前已全部复耕复种,实现了全县抛荒耕地清零。水利条件差的种上了玉米等旱粮,水好的水田全部种上了水稻,少部分冷浸田种上了水生蔬菜。2021年,全县完成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81万亩,占任务数的101.4%,总产23.94万吨,较去年增加1.01%。(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