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十元的“陪聊盲盒”,到上千元的定制“虚拟恋人”,近年来,虚拟陪伴服务已成为年轻人在网络上寻求心灵慰藉、吐露心声的新手段。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虚拟陪伴背后可能存在的收费套路、内容暧昧、未成年人参与等诸多问题。虚拟陪伴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它永远不可能替代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温情。
网络的发达,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改变了年轻一代的社交方式。所谓年轻人生活有四宝:wifi、外卖、快递、淘宝。从“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到现在“敲敲键盘,发发语音”的快速沟通节奏,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许多年轻人渐渐失去了“面对面”沟通的兴趣和能力。以致于现实生活是“静如处子”,网上聊天却“动如脱兔”。这种“现实生活恐惧症”让一部分年轻人将网络当成了宣泄的地方,将虚拟世界变成了寻求安慰的怀抱。同时,也让他们对于情感越来越“随便”,以前精心呵护的友情,成为了快速消费品,一言不合就拉黑。这种只靠动手指解决问题的方式,让他们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谈心不愿上心,宁愿在网络上刷屏。
据《2020双十一单身人群报告》显示,单身90后恋爱代餐消费类别中,“购买虚拟情感服务”排第二位,占27.78%,仅次于占30.49%的追星。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目前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 “人心隔屏幕”,通过社交软件的交友谈心,若得不到有效监管,这些别有用心的“树洞”将陷阱重重。收费标准不一、续费套路挖坑、有色话题撩拨……这些套路满满的操作,再加上虚假宣传,实际就是无良网商为了赚取年轻人口袋里的钞票而已。这种偏离了交友本质的“陪伴”,到头来只会让年轻人“人财两空”,无法真正从陪伴中获得健康的精神需求,更有甚者会让许多人与现实脱节得更远。
新事物的兴起,总会经历一个从无序到规范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相关规范出台之前,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和生活。网络虽好,沉溺有害,如果将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放在网络上解决,到最后恐怕会给自己现实生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的麻烦。毕竟沉迷网络有可能会让我们失去真正的独处能力。虚拟的世界,不可能代替真实的世界;人情的温暖,无法完全从屏幕上触摸感知。许多时候,面对面的交流会让我们从对方真实的言谈举止中收获更多的感动。现实世界给予我们的,除了网络,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不能将生活仅仅桎梏在网络中。虚拟,不是真实生活的全部。
无法否认的是,虚拟的陪伴只是建立在虚拟的基础上的。现实的生活,无法通过虚拟的场景而成为现实。关爱需要温度,而温度离不开现实生活。
稿源:荆楚网
作者:镇冰(湖北荆州)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