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
通讯员 周钢 王健 陈彬
3月18日,记者从武汉市发改委了解到,武汉市再次推出30个基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市涌现了一大批基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去年全市首次推出的37个基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获得社会各界充分认可。为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武汉市再次推出30个基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来自税务、城建、法院、商务等基层单位。
武昌区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詹诗晗被企业尊称为“零号员工”。所谓“零号员工”,就是让服务前置,将身份前移,把自己作为招商落地企业的首位员工,一个“不在名册,不拿薪酬”的编外员工。
2021年初,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总部决定落户武昌,要求一周内完成注册并举办揭牌仪式。为高效快速完成任务,区政府迅速成立项目专班全程跟进服务,詹诗晗和他的“零号员工”们当天便收拾行囊进驻临时办公点与企业员工同吃住,并快速展开执照办理、挂牌仪式、过渡办公区装修、人才公寓筹措等工作。速度与激情在武昌上演,一周内,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如期揭牌,热忱高效的服务换来的是企业的信任。“零号员工”在武昌区还有很多案例,他们被企业称之为“武昌深度”、“武昌速度”和“武昌温度”。
市城乡建设局建管(审批)处齐肇一介绍,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武汉市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将建设工程审批验收由多个管理部门各自独立实施的专项审批验收模式,改为多部门联合验收模式,极大压缩了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限。根据项目类型特点,针对性地制定了如社会投资一般项目等8类项目联合验收一事联办主体事项办事指南。建立“一窗受理、联合验收、限时办结、统一出件”工作机制,设立联合验收专窗,落实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制度。按照“同一时间、集中组织、一次验收”的原则,建设单位向工程施工许可发放管理部门联合验收窗口提交申请,联合验收窗口统一接收申请材料,分别推送给各参验部门进行审查。对于联合验收达成一致意见合格的项目,共同召开线上或线下的联合验收点评会,向建设单位反馈联合验收意见。市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已实现统一进件,推进线上线下、审批服务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各相关部门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实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全流程网上受理。
江汉法院立案庭程莎告诉记者,2020年7月,江汉区法院联合区工商联(江汉总商会)设立全市首家“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诉调服务站”,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依托,开辟立案、审判、执行“三优先”绿色通道,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解纷服务。
诉调服务站吸纳律师、企业家、商会代表20名作为特邀调解员。调解过程中,以律师调解为主,商会或企业家调解为辅,法官“在线”提供指导,形成解纷合力。一年来,诉调服务站调解案件337件,化解纠纷121件,平均调解用时15天,为99家民营企业节约诉讼成本21.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051.64万元。诉调服务站将持续做好专业化、精细化诉调服务,做到“有呼必应”,当好“店小二”,做营商环境的守护者。
“不日新者必日退”,这是汉阳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陈思思牢记于心的座右铭。
纳税人普遍认为,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惠企政策虽然落实成效十分明显,但政策种类多、更新快,企业对税收政策的了解速度无法跟上落实速度,且缴税、减税、退税等涉税金额品目繁多,企业难以区分,希望能有一本明白账、放心账,让涉税概况一目了然。为此,陈思思和同事们集思广益,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推出了一项智能创新项目──“年度税务账单”。
2021年6月1日,“年度税务账单”搭载“楚税通”APP正式上线,以图表、数据、文字等多种方式全维度展示企业从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全概貌。纳税人缴费人的缴纳税费贡献一目了然。自上线运行以来,使用范围覆盖了汉阳辖区内25650户纳税人,大家普遍反映“年度税务账单”基本实现了涉税款项“清本溯源”、纳税信用评价情况“即用即查”,使用满意度和好评率均达到了100%。